论题:你是否活成了“绿茶”老师? 一说到老师,我们总是会想到“红烛”“园丁”“灵魂工程师”,你手中光荣的教师证也只有在教师节那天才有一点免门票的作用,然而社会的文明和人性的险恶并不是成正比的。 面对校长的强力威压,面对学生的挑衅辱骂,面对家长的无间之道,面对同事的明争暗斗,面对职称的利益归属,老师们似乎已经忘记了来路,忘记了“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的文人气节;忘记了“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的为师初心。 绝对没有说老师不好,而是时代的某些特性逼迫老师不得已从“严师”到“佛系”再到“绿茶”,只有这样才能保住饭碗,才能升职加薪,才能风生水起,才能成为人人口中的“好好”老师。 “绿茶”老师常常会有以下七种行为: 1、因人打骂。 心里非常清楚哪些学生能打能骂,但哪些学生绝对不能打骂,否则会给自己招来麻烦。 2、有功必报。 但凡做出一点成绩,一定要到领导那里主动汇报。 3、讨好学生。 每次教师测评前,雪糕汉堡巧克力奶茶统统送上,关键时刻跟学生讲感情比只会讲课强的不是一星半点。 4、移花接木。 选出维护自己的家长来担任家长委员会代表,无论是活动,收钱,购买东西,还是引导舆论风向,都不用老师亲自出面,避免嫌疑。 5、只换不代。 同事有事请假或因病空课时,老师会选择调课换课,但绝不会替你代课,等请假的老师回来后再把自己所缺的课补回来。 6、群发铺路。 每次职称评优前,得到消息的老师就会打听到评审组的老师,然后写一篇深情的小短文提前群发给评审组老师,以获得好感和支持。 7、小恩大惠。 每次过节或外出,总要买一些礼品送给学校中层和年级组长,维持好自己的人脉网,关键时候,这些中层领导会提前把一些重要的“内幕”消息告诉你,让你防患未然。 这样的“绿茶”老师,他们哪有时间去专心备课,安心教学,你想让他们“教人求真”无异于缘木求鱼,大家说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论题:你是否活成了“绿茶”老师? 一说到老师,我们总是会想到“红烛”“园丁”“
一条会梭哈的鱼
2024-08-29 16:41:48
0
阅读: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