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辛苦苦考上举人后, 一般都会参加进士的考试。 可是考上进士的比例是非常低。 乾隆皇帝统计过, 十年内录取了五千多个举人。但是考上进士的只有五百人左右。 淘汰率高达90%。 这些人不太可能回家务农,也耻于去经商。 常年累积的等待,成为社会上一个极大的不稳定因素。 在清朝的早期,因为严重缺少官员,所有大量的举人当官还是比较容易。到了乾隆朝的时候,不要说举人,就是进士当官都要等上5-10年。 这样必须给这些举人一个可以升迁的渠道,既不能升的太快,没有那么多官位给他们,也不能绝了他们的希望。 经过反复的考拢, 清廷设计了一个大挑制度。 首先,大挑制度12年举行一次。 连续3次没有考上的举人才有资格参加。 大挑的时候,不再举行考试。 由皇帝指派王爷和大学士面试。 每二十个人一班, 站在一起。 首先剔除八个长的丑的。被称为跳八仙。 剩下的人中有外貌分为二组, 一等去当县令,二等去当教谕。 其次, 参加后分发到吏部排队,再次等待抽签下发。 县官是实职,各路神仙抢的很多。 基本上要等到5年到10年才有机会抽到。 教职是个闲职, 理论上管理各县的秀才。 但是秀才的挑选,由省里的学政决定,秀才的管理也由学政决定。 理论上秀才要到县学里上课,但是早就成为空文. 秀才平时基本不鸟县里的教谕。 所有没有任何油水。 也就每年祭孔的时候,勒索屠户,说他们的猪头不够肥大,不给红包就不放他们过。 然后祭祀结束后,把猪头拎回去分掉。 所以这个官职没有人看的上, 如果愿意当教谕,很快就能入职。 有几个大挑的段子分享一下: 某人在大挑的时候被淘汰,结束的时候堵住负责的官员,问他们依据是什么,官员回答道:“我挑的就是命”。 清末的重臣闫敬铭多次参加科举不中,无奈只能参加大挑。不想刚开始的时候,就被选为八仙淘汰。 闫敬铭深以为耻辱,回家后发愤读书,终于考上了进士,后来还当了户部尚书。
考上举人还用回家务农?没常识就不要发这种东西
举人的身份是很高贵的,已属于上岸之人,想做官就有可能的,秀才只能去教书,举人已可称爷了。
按照这个规则来,这人的平均寿命得超过200岁才有可操作性。
考上进士就可以去当七品知县了,县处级干部。
寒窗苦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