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的诗词排名: 第一名: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第二名:辛弃疾《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 第三名:毛泽东《沁园春·雪》 这是某大学教授通过客观数据分析得出的排名,他认为,毛主席的《沁园春·雪》虽然被人称颂,但从文学创作和辞藻修饰方面,远不如苏轼。他说,因为中国人的特点就是,用强烈的英雄主义情节造就了某些作品的神话。 看到这位教授的说法,让我想起来看过的一篇文章,说毛主席1959年发表了《蝶恋花·答李淑一》后,被胡适先生评价了一番,胡适先生说了很多,比如“没有一句通的”之类的,他还找了很多专家教授,以及语言学者,就是为了证明毛主席的这首词不押韵。 那么,专家教授的“专业能力”所评价的话,到底有没有含金量?笔者认为,毛主席的《沁园春·雪》从意境方面是完全胜过苏轼的“大江东去”的。 至少有两方面碾压苏轼 第一,从气概方面 苏轼的“大江东去”我们从中学时期就学过,学的确实不错,但是仔细对比就发现,苏轼的辞藻间充满了无数的历史悲观情绪,比如“故垒西边”“人间如梦”,让人读着伤感,但毛主席的《沁园春·雪》就不一样了,毛主席写的非常大气,无论是写景还是抒情,都是浑然天成。 再加上毛主席过对古代帝王的叹息,直接来一句“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把气氛拉到顶峰。这种气概,苏轼是无论如何都比不上的。 当然,作为古代文人,苏轼或许不敢写这样评价帝王的诗词,但这并不是一直写悲观情绪的理由。 第二,《沁园春雪》的创作背景更为伟大 这首词毛主席在抄写给柳亚子的时候说,这是他在1936年红军东渡黄河时,在山西一个小村庄遇到一场千载难逢的大雪时,诗兴大发而创作的。 遥想当年,红军刚刚完成长征,前途未卜,生死茫茫,当时西安事变还未发生,毛主席还不知道接下来怎么办,战士们着急他也着急,当时他站在高山之巅,看着这茫茫世界,仿佛前面的路一下子就打开了。 这首词,气势宏伟,胸怀天下,仿佛毛主席已经看出了未来一般。或许,如果不是如此艰难,毛主席也不会酝酿出如此伟大的词,从这方面来说,沁园春雪更胜一筹。 柳亚子都说,毛主席的咏雪词,虽东坡、幼安,犹瞠乎其后。意思就是,他认为这首词是完全胜过苏东坡和辛弃疾的。 结语 毛主席的诗词到底写的如何,我想自有人民评说,而不是哪个专家说了算。不过话又说回来,对毛主席来说,他老人家肯定也不会拿自己的诗词和谁比较,毕竟,对他来说,诗词创作只是他的业余爱好而已。 就像郭沫若说的那样,诗词只不过是毛主席的业余爱好,但即便是业余爱好,也称得上是泰山北斗。 这个评价我觉得再好不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