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充电的时候顺道看了一下广某的新款SUV不到19万就有激光雷达、OrinX和

假硬真电 2024-08-17 22:12:22

今天充电的时候顺道看了一下广某的新款SUV不到19万就有激光雷达、Orin X和可用的城市NOA!我作为零跑车主都不得不承认它性价比真高!

然而,这家大厂直接就是门可罗雀,连大门都是坏的,店里的空调都舍不得开。而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零跑C11 近期连现货都卖光了,4~8周订货周期,甚至今天刚通知要再加两周[允悲]

我特意到车友群里去问了一下大家怎么看这件事情,大家统一的看法是这家传统大厂网约车的标签打的太重了,品牌价值早就崩了。

我现在越来越觉得经过粗放的竞争以后,现阶段汽车销售不再是单纯的产品竞争,已经进入了品牌价值的竞争:

5万块钱以下,可以单纯的拼配置,只要够便宜,品牌活不下活得下去,甚至都没人关心。

5~8万块级别,消费者开始关心这个品牌能不能活下去,“大厂”两个金光闪闪的大字很受用,至于品牌low不low,是不是网约车也没人关心。

10万块级别,配置已经很齐全了,这个级别的消费者已经开始关注品牌价值、外观、企业形象了……从这个级别开始最忌讳的就是拉扯污蔑式营销,王中王和不识字通过自己屡战屡败,屡败屡战的实战案例证明过了。别太low、太土、太媚外……是基本的

10~20万价格,怎么都得整点科技与狠活的亮点,设计更是得跟上主流审美,最重要的事情是做好水桶设定,亮点不需要太多,不突出也别漏腚。这个价位段讲性价比的故事还是有人听的,但是别把品牌调性做便宜了。

20万以上的市场,尤其是纯电市场那就是品牌价值的修罗场了,有成功的案例,但是没有可以抄的作业。

1、靠个人IP和饭圈运作……祝它们好运吧

2、服务和产品定义。按照施正荣的微笑曲线,当然也是可以走得通的,但是没见过走的远的。

3、技术硬实力砸!最成功的案例就是仰望U8,但是这种模式的对消费者心智的冲击很难具备可复制性,因为从无到有的技术实在是太少了,即使是同品牌,同体系都很难复刻

4、品牌和技术双赋能!最成功的案例就是问界M9,通过技术表现将华为的品牌流量迁移赋能到汽车品牌上。但是随着HI模式的泛化,如果后来者没有更多的品牌价值,这种影响力会严重衰减。

然而,以上两种模式虽然引燃了混动车型的销售,但在纯电车型上还都没成功过

那么当大多数车企把技术、制造、积淀……硬实力都堆到头儿的时候,如何去实现品牌价值的破圈呢?那答案就是软实力

对于传统豪华品牌来说一直都不是单纯的硬实力突破,而是软实力的同步构建,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软实力当然是要建立在硬实力的基础上,但是有了硬实力他不一定能够具备软实力,要有1系列的品牌运作。

产品、功能、设计……都要有具象化的情绪价值。这其中最佳的几个互动方向是潮流、艺术、设计、运动……

说的直白一点,这几个方向天然就是跟高净值人群相同的,没钱玩的消费者不起这几个方向,没钱也不认可这几个方向的价值。这样的客群也才会跳脱“实用价值”为“情绪价值”支付高溢价!

所谓豪华品牌是通过硬实力提供一定的独特性,通过软实力提供情绪价值和认同感。BBA之所以在国内的新能源车市场上光环尽丧就是因为技术和产品上无法提供独特性。

当然BBA在燃油车市场上依然能够提供情绪价值和认同感,两个方向

1、炫耀消费,比如我家老爷子那样的总觉得开上BBA就是不一样的人了,二手的也行。

2、认同消费,有这样的品味才选择这样的品牌,是给品牌个机会表现一下。跟这些人讲个人IP,想当他们的偶像,你谁呀?

所以BBA在纯电市场失去独特性、价格走低就会不断的扩大炫耀消费者,流失认同消费者,而品牌的调性恰恰是由认同消费支撑的!

所以,自主品牌在做高端新能源市场的时候除了品牌和技术的硬实力,还需要注意文化软实力的营造,吸引高净值的认同消费才能把品牌价值真正立起来。

比如智己、阿维塔、领克……都非常注重设计,智己喜欢与现代艺术互动、阿维塔喜欢与奢侈品联动、领克支持赛车运动……都是在尝试塑造品牌的独特文化软实力内核,先做好品牌价值才能卖好车。他们的尝试也许会碰壁,但这个方向是对的。

王中王、汽车祥林嫂、峨眉山灵长……就当反面教材和大体老师吧#电电怼怼##汽场全开#

0 阅读: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