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96年,85岁的乾隆突然将皇位传给了儿子嘉庆,这让他的宠臣和珅彻夜难眠。和珅

赢梯说事 2024-08-17 00:27:56

1796年,85岁的乾隆突然将皇位传给了儿子嘉庆,这让他的宠臣和珅彻夜难眠。和珅知道,此时乾隆让位不让权,他如不趁现在有所动作,等到乾隆驾崩,一切将悔之晚矣……   从踏入朝堂到权倾朝野,和珅花了整整十年,而嘉庆帝不到半月,就把他逼得走投无路,白绫自尽。   心思缜密,行事乖巧的和珅,在乾隆在位期间,并不是没有想过去结交其他皇子,为自己留一条后路,可皇位之争一直是大清王朝的禁忌之谈。   早在雍正年间,为了九子夺嫡的场面再次出现,雍正帝便用秘密建储取代公开建储,他将写有储君姓名的匣子,藏在正大光明的牌匾之后,用以告诉所有皇子,他们都有继位的可能。   雍正帝清楚,此举看似一针见血,实则治标不治本,所以他又吩咐宗人府,严格防范诸多皇子与大臣结交,避免衍生拥戴皇子的各大朋党。   和珅不是科举出身,而是承袭父亲的爵位,以勋入仕,哪怕他把大清王朝所有高官都做过一遍,没有举人名分的他,就无法职入上书房,去当皇子的老师,跟皇子打好关系,再碍于大清禁忌,就彻底断绝了和珅结交皇子的后路。   尽管如此,身居高位的和珅,无时无刻不在为自己谋夺生机,他知道自己在位时候做的事情,乾隆爷能饶恕,下一任皇帝却不一定能容忍。   乾隆作为封建王朝在位时间最长,也是最长寿的皇帝,一生诞有十七子,他此前四次立储,但都由于各种原因不了了之。   等到晚年,只有第十一子和第十五子,是乾隆心中最佳的储君继承人。和珅自然也意识到这点,以他对两位皇子的了解,十一子才气横溢,性情稳重,是担任储君的最佳人选,反观十五子规规矩矩,平平无奇,怎么也轮不到他继承皇位。   可是,和珅忽略了最重要的一点,那就是帝王心思,即便他跟随乾隆多年,仍无法预料乾隆在立储上面的人选。   晚年的乾隆是极其自大的,长寿的他自认为是天命之子,也自以为开创了乾隆盛世,功德无量,所以大清王朝的下一任帝王,不需要开拓,也无需发展,只要能保持住他所开创的事业,就是皇位的最佳人选。   如此一来,有才华有主见的十一子就被乾隆淘汰,反而是忠厚老实的十五子,被他寄予厚望。   乾隆敲定皇储人选,却没有第一时间告诉和珅,其主要原因,是他太懂和珅了。   一旦告诉和珅真相,对方绝对会攀附十五子,届时十五子未及皇位,已有皇权,等到那个时候,自己还怎么安心当太上皇。   只不过出于对和珅的宠爱,乾隆还是准备给和珅留一条生路,他在公布皇位的前一天,将消息告诉和珅,和珅喜不自胜,立马给嘉庆送上一只价值连城的玉如意,讨好之心不尽言表,可惜一只玉如意,到底救不了和珅的命,   35岁的嘉庆,不是稚嫩皇子,不会供人摆弄,哪怕是他的父皇,也不行。   乾隆退位后,国号虽是嘉庆元年,但所有人都清楚,只要乾隆一日大权在握,那所谓的嘉庆元年,不过是乾隆六十一年。   为了把控朝政,不落得唐高祖宋徽宗的下场,乾隆成了太上皇后依旧称朕,他的旨意依旧有效,任何高官大臣来京,都要请示他的恩训,甚至他明确向各大藩属国表示:“朕虽退位,犹掌大事!”   以嘉庆的权势,断无可能跟乾隆抗衡,隐忍,是他目前唯一的手段。   嘉庆二年,嘉庆皇帝的结发妻子病故,两人感情一向很好,人至中年,已经丧妻,嘉庆帝心中的悲痛,是可以想象到的。   可他却命令礼部,丧期七日,葬礼从简,凡是大丧期间拜访太上皇的人,不需丧服,只需要甚着朴素的衣服即可。   除却和珅,嘉庆帝就是最懂乾隆的人,老迈的年纪,哪怕是帝王也会贪恋生机,忌讳死亡,颁布命令后的七天,嘉庆从不从乾隆的宫殿路过,他称是:“朕不将丧事的晦气带给太上皇,恐扰安宁。”对于嘉庆的举动,乾隆十分满意。   时间来到嘉庆四年,乾隆终于驾崩,嘉庆也展出自己作为帝王的威严,他要铲除自己看不上顺眼的奸臣。乾隆驾崩第二天,嘉庆就找个理由将和珅的职务解除,将其软禁在乾隆灵前。   一众大臣洞悉局势,纷纷拜见嘉庆,一边跟和珅划清界限,一边弹劾和珅,演化到最后,所有大臣都奏请嘉庆皇帝,将和珅凌迟处死,只是嘉庆不想丢乾隆脸面,才下旨赐和珅白绫了断。   时也命也,锦上添花,始终不如雪中送炭,和珅想讨好嘉庆,只能在嘉庆未得势之前运作,可乾隆在位期间,他无论跟哪位皇子扯上关系,都会丢失乾隆的信任,最终无奈落得如此下场。    (信息来源:清史列传·卷三十五·和珅传)

0 阅读: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