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50年,65岁林则徐卸任还乡。船只从云南行到长沙时,林则徐突然想起,陶澍曾交

史珍香聊史 2024-08-16 15:50:16

1850年,65岁林则徐卸任还乡。船只从云南行到长沙时,林则徐突然想起,陶澍曾交代不可放过一个人,他连忙唤来随从:马上把这个人找来,我要见他。 (信源:长沙晚报掌上长沙————《潭州三响,文脉长沙》) 晚清,风雨飘摇。内忧外患,大清朝这艘巨轮,眼看就要倾覆。1850年,对65岁,病入膏肓的林则徐来说,本该是落叶归根,安享晚年的时刻。 可他却拖着病体,绕道湖南,只为见一个人。这个人,就是当时还名不见经传的湖南举人——左宗棠。 一个是一品大员,一个是落魄书生,是什么能让林则徐在生命的最后时刻,执意要见左宗棠一面,甚至不惜绕道千里?这背后,藏着一段英雄相惜,传承重任的故事,更关乎着晚清动荡局势下,中华民族的未来命运。 早在广东禁烟时期,林则徐就开始收集翻译外国的报纸、书籍,了解西方的政治、经济、军事。他敏锐地意识到,西方列强对中国的野心,远不止于鸦片贸易,一场更大的风暴,正在酝酿。 被贬新疆后,林则徐更是有机会近距离观察沙俄的一举一动。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可沙俄一直虎视眈眈,想要将其吞并。 林则徐深知新疆的重要性,他加强边防,发展经济,努力巩固边疆。 但他也清楚,仅凭他一人之力,无法彻底解决新疆问题。他需要找到一个,能够继承他的遗志,继续守护边疆的人。 彼时的左宗棠,还只是一个“屡试不第”的落魄举人,在湖南老家教书糊口。但他胸怀天下,心系苍生。他研究农学,改善民生;他钻研兵法,时刻准备报效国家。 虽然身处乡野,但左宗棠一直关注着国家大事。虎门销烟的熊熊烈火,点燃了他心中的爱国热情。鸦片战争的失败,更让他意识到,中国必须改变,才能在列强的侵略下立于不败之地。 左宗棠的名字,第一次传入林则徐耳中,是通过他的好友——胡林翼。胡林翼当时是林则徐的幕僚,他深知左宗棠的才华,多次在林则徐面前称赞左宗棠“有异才,品学为湘中士类第一”。 1849年,林则徐因病辞官回乡。途径长沙时,他终于见到了这位他心心念念的年轻人——左宗棠。 那一晚,湘江之上,一艘不起眼的官船上,两位年龄相差27岁的志士,进行了一场关乎国家命运的深度对话。 林则徐开门见山,将自己对世界局势的分析,和对新疆未来命运的担忧,和盘托出。他告诉左宗棠,英法只是癣疥之疾,沙俄才是心腹大患。随着西方列强不断东侵,中国西北边防的重要性,将日益凸显。 左宗棠认真聆听着,不时点头表示赞同。他早就意识到,西北边防与东南海防,犹如唇亡齿寒,必须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林则徐看着眼前这个年轻人,眼中充满了欣慰。他知道,自己终于找到了,那个可以托付重任的人。 临终前,林则徐拉着左宗棠的手,将自己多年来对新疆的治理经验,和对未来边防建设的设想,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了他。 “东南海防”与“西北塞防”,究竟孰轻孰重,在当时朝堂上争论不休。 李鸿章等海防派认为,应该集中有限的资源,优先发展海军,抵御来自海上的威胁。 而以左宗棠为代表的塞防派则坚持认为,西北边疆幅员辽阔,资源丰富,一旦落入沙俄之手,后果不堪设想。 林则徐深知,左宗棠的选择将充满挑战,但他相信,这个年轻人有足够的智慧和勇气,去完成这项艰巨的任务。 历史证明了林则徐的眼光。左宗棠没有辜负他的期望。 林则徐去世后,左宗棠继承了他的遗志,毅然决然地投身到西北边防建设中。他力排众议,筹集军饷,组建军队,克服重重困难,最终平定陕甘回乱,收复新疆,捍卫了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林则徐和左宗棠,一个是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先驱,一个是晚清力挽狂澜的民族英雄。他们虽然身处不同的时代,却有着相同的爱国情怀,和对国家命运的深刻思考。 他们之间的传承,不仅仅是个人之间的友谊,更是历史的必然,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延续。 正是因为有了无数像他们这样,心怀天下,勇于担当的仁人志士,中华民族才能在历史的长河中,历经磨难,生生不息。

0 阅读:779
评论列表
  • 2024-08-16 19:42

    国之栋梁 具有远见卓识 为国为民 国之大幸

  • 2024-08-16 21:34

    仁义礼智信合格的"真人",真正的人,余者皆为苟且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