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画欣赏:齐白石《搧火人物图》 齐白石在花鸟画领域内的创造性久已广

岚岚画工笔 2024-08-15 17:46:18

名画欣赏:齐白石《搧火人物图》 齐白石在花鸟画领域内的创造性久已广为人知。但对他的人物画之妙,除(不倒翁)等少数几幅之外,知者不多。这幅《掮火人物图》(夏同浩藏,86X50厘米)。 齐白石由湖南农村的穷木匠,逐步成长为杰出的艺术家,经历了漫长的岁月,坎坷的道路。但那些岁月中对下层社会的了解和同下层劳动者的接触、却使他磨炼出个人特有的审美感受,观察方法和表现手法。他的格言是“胆敢独造",他的名句是“作画妙真似与不似之间。“这幅画可以看成是这些特色和观点的成功实践之一。 齐白石六十岁画风大变,《搧火人物图》是他六十七岁所作。图中题跋为证:“丁丑灯节后、三弟来故都、将返白石家山。检前七年所作、倩带赠佛逊贤侄孙。白石璜。“丁丑为1937年,可推知“前七年“为1930年,白石时年六十七岁。 画家以极其简略的写意笔法,“写“出了一位普通劳动者的形象。在这里,画家强调的是一种心不在焉的精神状态,画中人手持芭蕉扇、面对锅灶、却并没有挥动。他似乎蹲在地上的时间过长,已经很瘦劳,以致不得不坐了下来。那撑地的左手,使人感到他曾借助于左手的支撑来维持身体的平衡。最妙的是那只线向上方的眼睛,它表明画中人在思考着什么、把观画者的思绪也牵向了远方。画面不经意的用笔,稚拙感的造型,使人想到扬州八怪之中金冬心、罗两峰笔下的某些人物,然后又是齐白石自己的独创。画面流露着童心,老画家之所以把它赠给侄孙、但有所用心的。儿童般的天趣,民间艺术的纯朴、文人画的洗练,三者和谐地融为一体,令你爱不释手。 此画评为“神妙之作"是十分贴切的。齐白石把中国传统绘画美学推向一个新的高度,他关于“妙"的阐述就很值得深入研究。从魏晋时期起“妙”就进入了期审美范畴。顾恺之的传神论中就有“四体妍媸本无关于妙处”的说法。妙,就是传神,就是巧思,它关联着意境,意境的解释之一便是"象外之妙"。齐白石“妙在似与不似之间”这个命题,正是他强调用画家的主观感受来对客观对象加以取舍、夺张、创造出神似的、耐看的、启发性的艺术形象。这样的艺术形象,能够满足欣赏者乐于主动发现的审美心理,因而充满情趣和魅力。按照艺术理论的通常说法,叫做欣赏者的“再创造”。 “再创造"是因人而异的,它与欣赏者本体的经历、性格、气质、文化修养乃至欣赏时的心境,都有这样那样的联系。我前面对齐白石《搧火人物图》所作的评析,只能说是众多的"再创造"之一。如果有人从这幅画产生出完全两样的联想,那也毫不奇怪,它反而证明了齐白石艺术的不朽之妙。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