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0年,苏联动物学家将3000多只帝王蟹空运9000公里,放生到了欧洲海域。

炎左吖吖 2024-08-14 17:06:52

1960年,苏联动物学家将3000多只帝王蟹空运9000公里,放生到了欧洲海域。2003年,它们已经达到了上千万只,来到了上万公里外的南极大陆。 主要信源:(澎湃新闻——《帝王蟹:危险的入侵者》) 苏联的主要城市集中在西部,靠近巴伦支海,但这个海域偏偏物种不丰富,直接影响了老大哥们的伙食。 这时一名叫尤里·奥尔洛夫的动物学家盯上了帝王蟹。 这种巨型螃蟹生活在遥远的白令海峡,体型庞大,肉质肥美,简直是海鲜中的“战斗机”。 于是一场“搬迁计划”就此展开。 经过十年的努力三千多只帝王蟹被空运九千多公里,从白令海峡“移民”到了巴伦支海。 万万没想到这波操作直接给巴伦支海的生态系统来了个“降维打击”。 在白令海峡帝王蟹面临着激烈的生存竞争,但在巴伦支海,它们简直是“山中无老虎,猴子称霸王”。 这里食物丰富还没有天敌,帝王蟹凭借着强大的繁殖能力(一只雌蟹每年产卵近万只!),开始了疯狂扩张。 到2011年帝王蟹的数量已经暴涨到五千万只! 要知道整个挪威也才五百万人口啊,这架势说是“人满为患”也不为过。 帝王蟹的野心当然不止于此,它们的下一个目标是南极! 2003年科学家在南极洲首次发现了帝王蟹的身影,这意味着这场“红色风暴”,已经蔓延到了地球最南端。 更令人担忧的是南极的海洋生物长期生活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缺乏应对帝王蟹捕食的防御机制,一旦帝王蟹大军压境,后果不堪设想。 那么帝王蟹究竟有何“过人之处”,能让科学家如此忌惮? 首先它们有一副“金刚不坏之身”。 坚硬的甲壳、锋利的蟹钳,让许多海洋生物望而却步。 其次帝王蟹的体型优势和“壮士断腕”的逃生技巧,也让它们在与天敌的周旋中游刃有余。 更可怕的是全球气候变暖为帝王蟹提供了更广阔的生存空间,海水温度升高,让它们能够在更靠近极地的海域生存。 面对来势汹汹的帝王蟹,人类并非束手无策。 挪威等国已经开始采取措施控制帝王蟹的数量。 但捕捞帝王蟹并非易事,高昂的成本、严格的限额捕捞,都限制了捕捞规模。 当然我们也不能“谈蟹色变”。 帝王蟹本身也是一种宝贵的渔业资源,合理利用,可以变“害”为宝,发展可持续的捕捞业,开发帝王蟹相关产品,在控制其种群数量的同时,也能从中获益。 归根结底,、帝王蟹入侵只是人类活动影响自然环境的一个缩影。 如何在享受美味的同时保护生态平衡,是我们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毕竟地球只有一个,生态平衡一旦被打破,最终买单的还是我们人类自己。 (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0 阅读:664
评论列表
  • 2024-08-24 13:00

    简单,引进广东人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