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复旦大学博士生导师裘锡圭,收到一封信,信上写的是对自己作品的指点,虚

贺绪云讲历史 2024-08-13 16:31:09

1997年,复旦大学博士生导师裘锡圭,收到一封信,信上写的是对自己作品的指点,虚心的裘锡圭耐心地看完。最后一看落款大吃一惊,来信人竟是一个地摊小贩。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裘锡圭是复旦大学的历史系教授,对历史研究颇深,专门研究古文字,基本上没有人比他更加了解古文字了。   但是这天,裘锡圭教授收到一封信,来信的人是一名小贩,他有些疑惑,他平时也没有外出过,怎么会与一个小贩扯上关系?   接着往下看信,他的眼睛瞪得越来越大,仿佛发生了什么令人难以置信的事情。   事实上也确实如此,前不久,裘锡圭曾发表一篇文章,名叫《初探》,文中有一个词汇比较少见,就连这名复旦教授也拿不准到底是什么意思。   而这名小贩竟然直接指了出来,直接说明这个词汇的确切含义,并且引经据典,条理清晰地分析了许多。   裘锡圭教授感到十分惊讶,没想到一名小贩,学识竟然如此渊博,他不禁想要见识见识这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   于是,裘锡圭教授给他回了信,并且保持与他的交流。随着两人交谈的深入,裘锡圭教授也慢慢地了解到了这名小贩的信息。   原来,这名小贩叫做蔡伟,从小,他就十分喜欢语文这门科目,并且十分擅长文字,他把所有的精力都用在了语文上,这也导致他的成绩偏科,语文成绩很好,但是数学成绩却十分拉垮。   父母经常劝他要好好学习数学,但是无论他怎么学,数学就好像跟他较上劲了似的,成绩一点变化都没有。   高中的时候,他因为成绩严重偏科,导致高考失利,没能考上大学。   最后,蔡伟只能提前步入社会,但是没有技术傍身的他,只能进厂打工,勉强拿着微薄的工资过日子。   后来,干活的工厂也倒闭,蔡伟无处可去,只能通过摆地摊赚些钱来养家糊口。   每天,他蹬着三轮车,到地方摆摊,晚上收摊。虽然日子有些苦,但他却好像乐在其中,每天摆摊的时候,还能看看自己喜欢的书。   后来有一天,他写信给裘锡圭教授表达自己对文字的看法,受到了他的赏识。   裘锡圭教授不忍这名古文字天才被埋没,于是便鼓励他考研究生。但却被他拒绝了,后来连信件也断了。   原来,蔡伟的妻子突然得了重病,为了赚钱给妻子治病,每天他都四处奔波,风雨无阻。   直到后来裘锡圭教授介绍了一份适合蔡伟的工作,才度过这个难关。   后来,蔡伟就心无旁骛地学习,通过自主招生的方式进入了复旦大学,成为了裘锡圭教授的学生。   蔡伟终于得以从事自己喜欢的古文字研究,最后以复旦博士生毕业。   当年如果不是蔡伟写的那封信,恐怕也没有如今的成就,当然最主要的还是蔡伟本身具备的才学,成就了他。   信息来源:从三轮车夫到复旦博士,他的故事太励志!(人民日报)

0 阅读:1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