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迟退休?近视、老花、白内障,眼睛还能正常营业吗?

金羊网 2024-08-12 21:04:08

目前一大批人可能会面临延迟退休这个问题。“60岁以后,很多人依然是俊男美女,但是我们的眼睛还能像年轻的外表一样吗?会出现哪些视力问题呢?”8月10日,在蔡司“视力不受限,人生不设限”光学科技科普秀活动聚焦高发于中老年人群中的老花眼、白内障等眼疾,特邀多位知名眼科专家以通俗易懂的方式科普其成因、症状、影响及前沿解决方案,探讨中老年人视觉健康与探索多样人生之间的关联,以及光学科技创新对眼科发展进步的推动作用,传递权威、科学的眼健康知识与管理理念,为中老年人更好地参与社会活动、享受全程清晰视力保驾护航。

活得越精彩,对清晰视力越渴望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2.97亿,占总人口比重达21.1%,已进入中度老龄化社会。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花眼和白内障接踵而至,导致视觉质量下降。然而,新时代的老年人普遍生活丰富多彩,参加老年大学、培养兴趣爱好、参加社交活动或照顾孙辈,用眼场景多元化对视觉需求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步入数字时代,公众用眼时长较以往显著增加,“人未老,眼先衰”的情况在中年职场人中更为突出。

对此,深圳市人民医院眼科主任医师高亚莉深有感触:“每个人都会有老花眼,它像白头发一样是正常的生理现象。我遇到不少如教师、医生、科研人员等用眼强度比较高,并且期望拥有良好视力延续职业发展而就诊的患者。他们不仅希望看得清,更追求看得舒适、持久。优异的视觉质量已成为中老年朋友拓展人生半径、继续实现个人价值的必备条件。”

老花眼高峰期在42-44岁之间

步入老年人可能会面临视力模糊的问题。“看近模糊与看远模糊,或者两者兼而有之。”很明显,有些人看手机看微信需要调大字体;有的人看不清药瓶上的说明书等小字;有的人晚上开车根本看不清路……

那么,老年人的视力衰退是正常的生理现象吗?深圳市人民医院眼科主任医师高亚莉介绍,根据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统计,我国40岁以上人群近疲劳(老化)发生率达到92%以上。老花眼在医学上称“老视”或近疲劳,这是每个人进入中年必然面临的视觉问题。老花眼通常从38岁开始发病,高峰期在42-44岁之间,52岁发病率接近100%。受老花眼的影响,患者会感受到各种场景的视近困难、视力疲劳,对阅读、使用电子产品、驾驶造成影响。

此外,白内障同样也是诸多中老年人无法忽视的困扰。当两种眼疾同时出现时,他们的日常生活将面临更大的挑战。“白内障是由于自然晶状体变浑浊导致的视觉障碍性疾病,会出现视物模糊、有朦胧感,各个距离的视觉动线均受影响。例如近距离看书、手机,中距离看仪表盘,远距离看风景等,甚至还会带来上下楼踏空等安全隐患,需要引起重视。”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副主任医师周荃解释。

一体化治疗解决多个眼疾

进入老年后,白内障、老花眼、干眼症、黄斑病变等可能都会发生,因此,需要关注这些眼病给大众带来的困扰。

周荃主任介绍,曾有一位设计师患者,既有白内障,又有老花、远视、散光,视物模糊且无法准确区分色彩,不仅生活不便而且职业发展也严重受阻。经过深入沟通与检查,为其植入了散光矫正型三焦点人工晶状体,术后第二天就恢复到1.0、1.2、1.2的远中近全程视力水平,收获清晰视觉。因此,对于既不愿戴老花镜又期望一体化解决白内障、老花眼、近视等多个眼疾的患者来说,通过全视觉三焦点一体化治疗更为理想,能够恢复年轻态视觉。

针对患者会担心人工晶状体使用寿命以及眼内适应情况,高亚莉主任指出,一般人工晶状体可以终身使用,目前人工晶状体在临床使用历史已经超过70年,技术非常成熟,患者可不必担心。

此外,白内障手术已经步入屈光时代,以前白内障术后只能复明,现在手术切口更小、用时更短、人工晶体选择更多样,术后可以达到全程视力清晰。然而,这并不意味着白内障手术是简单的小手术。每一台手术的成功都离不开术前的全面检查、充分沟通以及术中精准操作、术后的及时随访。”

文、图|记者张华

0 阅读: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