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1年11月的一天,陕西省安康市旬阳县的中学生宋青正走在放学回家的路上,他是一个农村孩子,在附近的乡镇上学。他像往常一样蹦蹦跳跳地踢着路上的小石子,慢慢地向自己的家走去。
对于他来说,这是普通寻常的一天,但接下来的意外发现,却在不经意间轰动了文物界,也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
走到半路上,宋青突然在旬河边的石头堆里发现了一块黑色的石头,它明显与普通的石子不太一样,通体呈不规则的多边形,每一面还刻有文字,不过好像是古代的篆体,且模糊不清,他认真地观察了很久,也没能读懂文字的含义。
当时,宋青并没有想太多,他纯粹出于一种好奇的心理,将这块奇特的石头带回了家中。回到家后,宋青和小伙伴们把这块石头当成骰子一样玩耍着。
宋青的父母从地里劳作回来后,懂事的宋青把这块石头交给了他们,并讲述了自己在路上发现它的经过。
借着昏黄的油灯,宋青一家人仔细地打量着这块石头,发现它在灯光下闪烁着神秘的光泽,上面的字体还隐隐发红。
陕西是华夏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多个封建大一统王朝将这里作为政治经济中心,三秦大地上埋藏着无数珍贵的历史文物。宋青的父母虽然没读过什么书,但也时常听说老辈流传下来的故事。
所以,他们直觉地感到,儿子捡到的这块奇特的石头,很可能是珍贵的文物,但它的用途具体是什么,他们也不甚了解。
宋青的家境并不宽裕,但他的父母并没有打算将石头卖给文物贩子换钱。一贯为人老实本分的他们,心里始终有一个淳朴的观念,那就是不能贪不义之财,文物属于国家所有,捡到后当然要上交。
于是到了第二天,宋青在父母的陪同下,来到了县文化馆,打算将这块石头上交。由于旬阳县当时还没有博物馆,文化馆里缺乏专业的文物鉴定专家,所以他们也没能确定这块石头的来历,只能根据上面的文字,认定它属于古代的印章。
当时,旬阳当地出土了不少文物,里面也有一些印章,但都没有什么太大的考古价值,所以宋青上交的这枚印章并未引起重视。文化馆工作人员简单办理了文物接收手续后,就让宋青先回家了。
后来,宋青所在的学校得知了他主动上交文物的事迹,打算写一封表扬信在全校宣传,但宋青上交文物后并没有得到任何物质上的奖励,这也让学校感到很为难,因为这样不太好宣传。
于是,学校向县文化馆反映了此事,希望他们能酌情给予宋青一点奖励。经过层层请示后,文化馆领导特批奖励一支钢笔,以鼓励宋青好好学习。
收到钢笔后,宋青感到很高兴,他主动上交文物并不是想要什么回报。这一支小小的钢笔,代表了社会对他的褒奖和肯定,对他来说这就已经足够了。
与此同时,那块石头一直存放在文化馆的玻璃展柜里,但很少有人注意到它,因为没有人意识到它的珍贵,以至于时间长了以后,石头上蒙了一层厚厚的灰尘。
一直到十年以后,当地政府计划成立博物馆,上级派来文物专家对原先存放在文化馆里的文物进行鉴定分级。当看到这块石头时,其中一位老专家两眼放光,双手紧紧地攥着石头不肯撒手。
老专家嘴里喃喃自语地说道:
“这可是无价之宝啊……”
原来,这位专家对古代历史,特别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历史有着深入研究,经过他的权威鉴定,这块不起眼的石头确实是一枚印章,但它的特殊之处有两点。
一是它有多达26面体的印文,是我国迄今为止发现印面和字数最多的古代印章,填补了古代用印研究的空白。二是它的主人可谓大名鼎鼎,他就是北魏时期著名的武将大臣独孤信。
说起独孤信,很多人可能还不太了解,但他有着一个独一无二的称号——“中国古代第一老丈人”,为何要这么说呢?
独孤信出生于公元502年,原名叫独孤如愿,他在那个朝代更迭的动荡时局中,率领千军万马,一路建功立业,成为了当时的“八柱国”之一。除了武艺超凡外,他人长得也很帅,史书中用“仪容俊美”来形容他,放到现在妥妥的小鲜肉一枚。
独孤信有七个女儿,她们都继承了父亲的优良基因,长得十分貌美。当时的权贵阶层有联姻的制度,独孤信的大女儿嫁给了北周明帝,小女儿独孤伽罗嫁给了隋文帝杨坚,四女儿还生下了一个了不得的儿子——唐高祖李渊。
从这个角度来看,独孤信“古代第一老丈人”的荣誉称号也算是实至名归。
那么,独孤信为何要使用这么多面的印章呢?要知道,古代的印章大都只有一面,连皇帝的玉玺都不例外。
根据专家考证,独孤信在当时权倾朝野,身兼多个官职,如果只刻普通印章的话,需要刻很多个不同身份的印章,这样的话处理公事就显得很不方便。因此他独具创造性地刻了这个多面体印章,遇到不同类型的公文时,他就可以使用不同的印文,无形中省去了很多麻烦。
根据专业机构检测,这枚印章由煤精制作而成,所以又被称为“煤精印”。它边长2厘米,通高4.5厘米,宽4.35厘米,重75.7克,由18个正方形和8个三角形组合而成,内容分为“公文用印”、“上书用印”、“书信用印”,字数多达47个,单从这个小印章上,就能窥见独孤信当年的政治地位有多高。
独孤信去世后,这枚象征他权力和地位的印章,理所当然地成了陪葬品。但在后来的战乱中,独孤信的陵墓被盗掘一空,里面的陪葬器物大都不知所踪。只有这枚印章在历经两千多年的风雨后,又戏剧性地被宋青捡到,呈现在世人的面前。
独孤信印章的重大发现,震动了当时的考古界,它为研究那段历史变迁,研究古代的篆刻文化,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曾有专家对它作出估价,认为其价值已经超过3亿元。
这枚印章随后被转移到了陕西省历史博物馆,以便更好地保存,供更多的人参观,成为了名副其实的镇馆之宝。
而当年无私献宝的宋青,中学毕业后选择了外出打工,一直过着平凡清贫的生活,也从不对外人提起自己的经历。
但当有人问他后不后悔时,他总是很坚定地说不后悔,因为他始终认为,文物是国家的,发现文物要上交是应尽的义务,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应该的。
正是有了很多个像宋青一样的人,用自己的无私奉献的精神,为文物保护事业作出了贡献。他们往往都是普通平凡的人,但他们金子般的心灵,却比文物本身还要珍贵,向每一位国宝守护人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