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101岁的张学良在美国病逝,临终遗言:我的钱不会捐给中国!意外的是,
花火社会
2024-08-07 09:40:41
2001年,101岁的张学良在美国病逝,临终遗言:我的钱不会捐给中国!意外的是,他的遗产高达6亿美元。可是,他并没有留给子女,也没有奉献给祖国,而全数捐给了美国哥伦比亚大学。 张学良是近代历史上一个引人注目的人物,一生经历坎坷起伏。 他出生于军阀家庭,继承父亲遗志成为东北军统帅,曾主政东北地区。 “九一八事变”后实施不抵抗政策,“西安事变”后被软禁,直至1990年重获自由。 2001年在美国夏威夷去世。 临终前,这位年过百岁的张学良做出一个令人意外的决定——将自己6亿美元的巨额遗产全数捐赠给了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引发舆论争议。 针对他的遗产捐赠行为,我们不妨重新审视,从多个角度理解和评价。 张学良是北洋军阀张作霖的儿子,生长于东北一个军阀世家。 张作霖在东北势力强大,张学良继承了这一基业。 为了打造未来的接班人,张作霖安排张学良赴日本和美国留学,接受新思想。 张学良确实通过留学开拓了国际视野,也为他未来的军事和政治生涯打下基础。 1928年,张作霖遇刺身亡,时任东北军副司令的张学良承担起统率军队的重任,努力学习军事指挥,以撑起东北军统帅的职位。 然而好景不长。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军大举入侵中国东北地区。 当时民众紧盯张学良的动向,他该不该抵抗?最终,张学良选择不抵抗,避免流血牺牲。 他坚信和平才能取得真正胜利。 但是这一退缩举动引起舆论非议,因为不抵抗导致东北沦陷。 尽管如此,张学良后来组织“西安事变”,成功迫使蒋介石联共抗日,被誉为民族英雄。 这一系列动荡事件导致张学良人生后半段大多数时间在软禁状态度过,直到1990年才恢复人身自由。 2001年,101岁高龄的张学良在美国安详辞世。 临终前,他宣布把自己6亿美金的个人财富全数捐献给母校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引发争议。 我们不妨设身处地为张学良分析这个决定。 首先,把遗产留在中国可能对国共两党的斗争产生影响,他不愿介入政治,所以将资产捐给学校用于人才培养。 其次,相比国内学校,他更看重学子接受国际思维和视野,因此选定具有国际水准的哥伦比亚大学。 第三,作为母校,张学良对哥伦比亚大学反而更有感情。 尽管有人质疑张学良的行为不顾国内学校、助长国外发展,但这一决定也并非毫无道理。 如果国内学子前往顶尖的国际高校求学后回国,对国家建设也有裨益。 或许,张学良的考量恰恰着眼长远。 对一个身处乱世的特殊历史人物,我们需要从更宽广的背景下理解张学良的行为,而不是简单批评。
0
阅读: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