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一个英国记者采访邓颖超,为什么大家都互称同志,只有叫您先生为“总理”呢?邓

在东方寻史 2024-08-06 19:10:26

一次,一个英国记者采访邓颖超,为什么大家都互称同志,只有叫您先生为“总理”呢?邓颖超闻言笑道:“不怕告诉你,总理是我先生的小名。”   “是真的吗?我们对周先生可以说十分熟悉,从来没有听说他竟然有这样的小名!”外国记者有些惊讶地问邓颖超,而邓颖超只是微微笑了笑,并没有再说话。   那么,周恩来总理难道真的有一个叫做“总理”的小名吗?   建国以后,毛主席曾经做出了一个规定:党内的同志在互相称呼对方时不能叫对方的职务,而只能以“同志”相称。这样做不仅体现了中央领导的大公无私和对革命同志一视同仁的态度,也更加体现了我们党不谋私利,一心为民的精神。   至此以后,党内的领导同志不论职位高低,互相间都以“同志”称呼对方,然而邓颖超却是个例外,无论是在工作场合还是私下的夫妻生活中,她都以“总理”两个字称呼自己的丈夫周恩来。   实际上,邓颖超之所以始终以“总理”称呼周恩来,并不是因为周总理的小名真的叫做“总理”,而是她希望丈夫周恩来始终不忘自己身上背负的“总理”的重任,在任何时候都做到为人民服务,替人民谋利。   而当邓颖超向别人解释自己为什么始终用“总理”而不是“同志”称呼自己的丈夫后,身边的工作人员和记者们也都对邓颖超这种大公无私的精神和周总理夫妻这种舍小家为大家的忘我精神所折服。   实际上,周总理也始终没有辜负爱人和全国人民对他的期望,自担任共和国的总理以来,周总理可以说是一刻不停地为了国家的建设和发展奔波劳碌,直到生命的最后,他心里最牵挂的仍是国家和人民。   而周总理这种兢兢业业、几十年如一日的工作精神也被身边的工作人员看在眼里。有人开玩笑地说,周总理有四个办公室,分别是卧室、餐厅、汽车里和正式的办公地点。   虽然四个办公室的说法是工作人员的玩笑,但这也证明周总理每天从早上起床就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在一天的时间里,无论是在就餐,休息或是外出办公的时候,他也都随手拿着文件批阅,晚上回到家里也经常要工作到深夜甚至通宵。   这样的工作量,就算一个身强体壮的年轻人也未必吃得消,更何况当时的周总理已经是上了年纪的老人。 周总理身边的保健医生曾经感慨地说过:如果让10万人像周总理那样高强度的工作,那么其中的1万人会在第1年就倒下了,而剩下的人也不会撑过10年的时间。反观周总理,却以这样的强度为新中国奋斗了几十年,让人很难不对他出于常人的旺盛精力和斗志表示钦佩。   1975年,为新中国的建设和发展耗尽心血的周总理病入膏肓,无法再继续为国家工作。在生命最后的倒计时里,周总理却不再允许身边的工作人员叫他“总理”。 他用微弱的声音向大家解释:总理就是要为国家和人民做事的,我现在什么都做不了了,怎么还能被人叫做总理呢?你们不要再叫我总理了,我听着心里难受。 周围的工作人员听到周总理最后的嘱托都沉默了,大家大眼瞪小眼不知该怎么安慰,只能默默流泪。他们知道,“总理”两个字在周总理心中有着神圣的意义和价值,他这是把自己的生命和“为人民服务”这五个大字牢牢地捆绑在一起。 的确,周总理一生中曾多次解释过自己对“总理”二字的理解。例如他曾经说过:人应该不怕死,只要能死得其所。 作为战士,就应该在战场上跟敌人拼命,哪怕最后中弹身亡,他也是死得其所,死的是有价值的。而我们现在不在战场上,那么就只能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努力工作,如果能兢兢业业地为国家鞠躬尽瘁,那么就算死了也就不再有遗憾了。 而纵观周总理的一生,也确实将对“总理”两个字的理解实践到了极致。 这个小故事不仅让我们更加明白伟人为了国家忘我奉献的崇高精神,也让我们更加了解了伟人的家人为了国家甘愿舍小家为大家的牺牲精神和奉献精神,而这样的精神对于国家来说是最宝贵和值得传承的财富。

0 阅读:15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