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2月,一家名为极目科技的企业在上海成立。短时间内就汇聚了数千名精英人才,更是在全球40多个城市的业务布局。
然而,就在今年5月,它却突然宣布解散,老板直接跑路了。这一突发事件让众多员工顿失生计,投资者们的巨额资金也化为泡影。
更没想到的是,老板跑路前竟留下了一张纸,上面写着:没办法还投资人62亿元,只好跑路了。
那么,这个老板究竟是谁?这背后又隐藏着怎样的秘密?
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公司突然解散·】——
2024年5月27日,极目科技的员工们突然收到了一则令人震惊的消息:公司宣布解散,所有人不必再来上班。
这个消息瞬间让整个办公室陷入了混乱。员工们面面相觑,难以相信自己的耳朵。
因为就在三天前,公司还在为员工们进行培训,一切看起来都那么正常。谁能想到,这竟是他们在公司的最后时光。
很快,数百多名员工迅速组建了维权群。在群里,大家纷纷诉说着自己的遭遇,交流着维权的方法。
事实上,极目科技跑路看似突然,但仔细回顾其近期动向,我们可以发现一些预兆性的迹象。
就在公司宣告解散的前几个月,极目科技已经悄然进行了两轮人员精简;还有公司已经拖欠了员工数月的工资,4、5月的社保都没缴纳,公积金也断了。
据初步统计,直接受到影响的员工人数已经超过了一千人。
他们不仅面临着突如其来的失业,还要为拿不到的工资发愁。有的员工刚刚买房,有的刚刚结婚,有的正在偿还各种贷款。
就在员工们还在为突如其来的失业而惊慌失措时,一个更加令人震惊的消息传来:极目科技的创始人陈群失联了,留下的只有一张写着欠款62亿元的纸条。
随着消息的扩散,极目科技的办公楼外开始聚集起越来越多的人。他们中有焦急的员工,有愤怒的投资者,还有闻讯而来的记者。
然而,他们发现公司的招牌已经被撤下,曾经熟悉的办公区如今大门紧闭,无人能够进入。
这场突如其来的风波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故事?让我们把目光转向这家公司的创始人——80后老板陈群。
——【·80后老板陈群·】——
事实上,陈群最早的创业经历可以追溯到互联网金融和P2P平台的兴起时期。
在那个风起云涌的年代,许多年轻人看到了机会,陈群就是其中之一。他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个新兴行业的潜力,开始了自己的创业之路。
2011年,年仅25岁的陈群就成立了“苏州中资联”。这家公司迅速发展,在短短几年内就在全国设立了50多家分公司。
然而,陈群的野心并不止于此。2014年,他又推出了P2P平台“贝尔在线”。
这个时期正是P2P行业的黄金时代,各种平台涌现。陈群的平台在众多竞争者中脱颖而出,吸引了大量投资者的目光。
但是,好景不长。随着监管政策的收紧,P2P行业开始走下坡路。
敏锐的陈群似乎预感到了行业的变化,在2015年就开始谋求转型。他将业务重心转向了财富管理等领域,试图寻找新的增长点。
2023年,极目科技一成立就投入了4-5亿元用于研发,涉及元宇宙、人工智能等热门领域。这些高大上的概念,无疑为公司吸引了大量投资。
但现在看来,这些所谓的研发成果,其实只是一场华丽的骗局。
——【·极目科技的经营手法·】——
在陈群创立的众多金融管理企业中,有一家名为“明暄基金”的公司引人注目。
虽然陈群没有担任该公司法定代表人,但在实际运营中,许多财务顾问在与客户交流时都毫不讳言地指出:“陈群才是幕后真正的老板”。
极目科技通过“明暄基金”等平台进行自融。这种做法看似是正常的融资行为,实则是一种资金内流的把戏。
公司将融到的资金据为己有,而不是用于实际的业务发展。这种行为不仅欺骗了投资者,还为后续的骗局打下了基础。
此外,公司还利用科技板块为其财富管理业务背书。他们发布了大量虚无缥缥的宣传,用元宇宙、人工智能等热门概念来包装自己。
这些华而不实的宣传,成功地吸引了大量投资者的目光,但背后却没有真正的技术支撑。
更令人惊讶的是,极目科技还试图蹭国企的关系来提高自己的可信度。
他们曾声称中投公司是“上面的大老板”,企图借助国企的名义来取信投资者。这种做法不仅欺骗了投资者,还可能涉及违法行为。
在这场骗局中,受害最深的莫过于公司的员工和投资者。
据悉,极目科技拖欠员工薪资高达上千万元,而在财富端,投资额竟然高达30亿元。
回顾整个事件,我们不难发现极目科技的经营手法充满了套路。从自融到虚假宣传,从蹭热点到借用国企关系,每一步都经过精心设计。
面对这场惊天骗局,受害者们该如何保护自己的权益?
——【·受害者的应对之策·】——
根据劳动法规定,公司在解散时应优先支付员工的工资和补偿金。但问题是,在公司老板已经失联的情况下,这些规定能否得到落实?
专家建议,员工们应该在60天内提交仲裁申请,要求公司支付未付工资和经济补偿等。这个时间窗口很重要,过期可能会影响维权效果。
除此之外,员工还可以通过劳动监察大队投诉,寻求相关部门的介入调查。这种做法可能会加快解决问题的进程,让员工们更快地拿到应得的报酬。
对于投资者而言,情况可能更加复杂。专家建议,受害者应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并提供相关的证据。这些证据可能包括投资合同、转账记录等,都是后续追责的重要依据。
然而,预防永远比治疗更重要。专家们提醒广大投资者,要警惕那些承诺高回报率的项目。
“天上不会掉馅饼”,过高的回报率往往意味着更大的风险,甚至可能是骗局的信号。
对于极目科技的案例,相关部门已经开始介入调查。但是,要完全弄清楚62亿元的去向,可能需要一定的时间。
在此期间,受害者们需要保持冷静,通过合法途径维护自己的权益。
无论是求职还是投资,都需要我们保持警惕,做好充分的调查和准备。只有这样,才能在激流中站稳脚跟,避免成为下一个受害者。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