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85年,74岁左宗棠去世。消息传来,慈禧连忙翻阅左宗棠临终前的奏折,泪流满面,下旨:“准奏” 在晚清时期,左宗棠,这位名震一时的军事家和政治家,走过了一生的风风雨雨,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1885年,74岁的左宗棠在京城安详地闭上了双眼,结束了他传奇般的一生,他的去世对于当时的中国来说,无疑是一个时代的结束。慈禧太后听到这个消息时,感觉就像被雷击中一样,手里的念珠差点掉落。 她立即查看了左宗棠生前提交的那份沉甸甸的奏折,脸上的表情复杂难辨,因为她知道,这份奏折不仅仅是一纸文件,而是左宗棠对这个国家未来的深刻洞见。 左宗棠一生中的军事才能和战略眼光是出了名的,他在沙俄侵占伊犁的危难时刻,制定了收复新疆的计划,并亲自奔赴战场,历时十年,最终使新疆重新归于中央政府的怀抱。在他眼中,每一寸土地都是祖国的一部分,绝不能让外国侵略者轻易带走。 然而,左宗棠的政治生涯并非一帆风顺,在处理国家海防和边防问题时,他与当时的其他高官,尤其是李鸿章,存在严重的分歧。李鸿章倾向于放弃边防,专注于海防,而左宗棠坚持两者兼顾的战略。 这种巨大的政策分歧,让他在朝中的斗争异常激烈。但左宗棠从不因压力而妥协,他的坚持最终赢得了慈禧的支持,才有了后来新疆建省的成就。 1883年越南被法国侵略时,左宗棠本能地感受到了国家的危机。尽管他当时已经眼疾垂危,他仍奏请赴边督军。 但清廷让他暂时养病,未能如愿以偿。当马尾海战发生,法国无预警的袭击让福建水师几乎全军覆没,消息传来,让整个朝廷都感到震惊和愤怒。 这时,左宗棠发出了铿锵有力的声音:“中国不能永远屈服于洋人,与其赔偿,不如拿赔偿作战费。” 这种坚定的爱国情怀,最终使他被任命为钦差大臣,前往福州督办军务。 在海战一直是清廷弱项的情况下,他利用海岸炮台的优势,巧妙地将法国舰队引入火力网,最终迫使对方撤离。陆地上,他启用了冯子材这位老将,组织了镇南关的胜利防御,让法军措手不及。 但后来,中法战争的和谈结果,即中国对越南宗主权的让步,对左宗棠来说无疑是一大打击。他的一生中,无数次的军事胜利和边防巩固似乎都因这次外交失利而黯然失色。 在这个关键时刻,他更是感到了深深的忧虑和无力,因为他深知,一个国家的领土完整与主权尊严是国家生存和发展的根基。这种忧国忧民的情怀,贯穿了他一生的行动和决策。 在他的生命最后几年,他密切关注着清政府的海防政策。他曾强烈建议在台湾设立行省,并加强东南沿海的防御,这一建议最终得到了慈禧太后的批准。 设立台湾省不仅是对左宗棠政策的认可,更是清政府对国家未来安全布局的一种前瞻性调整。这一决策显示了清末政府在一定程度上的觉醒,也体现了左宗棠对国家未来的影响力。 左宗棠对海防的重视,源于他对国际形势的深刻洞察。他清楚地看到了西方列强的海上力量对中国造成的威胁。 他认为,强化海防是抵御外侮的关键,这种观点在当时的政治环境中显得尤为先进。他的这些行动和思考,不仅为清朝晚期的防御策略提供了方向,也为后世留下了重要的战略遗产。 左宗棠的铮铮铁骨和坚定信念,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的一个传奇。他不仅在战场上赢得了尊重,也在政治上展示了罕见的勇气和智慧。 尽管面对清政府内部的重重阻力和国际上的压力,他始终不渝地维护国家利益和领土完整。他的行为和决策,成为了国家困难时期民族坚持和自强不息的象征。 在今天,当我们回顾左宗棠的一生和他留给我们的遗产时,他的故事不仅仅是历史的记载,更是对当前和未来中国领导者的启示。 面对国际复杂多变的形势,我们应当继承和发扬左宗棠的爱国精神和战略远见,坚守国家利益,增强民族自信和凝聚力,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 信息来源:【1】北方网《时代英雄左宗棠之死》2010-11-10 【2】湖南省文史研究馆《左宗棠逝世及归葬长沙略述》 2017-06-21
左公千古!
真正知道历史的人太少了,左宗棠、张之洞洋务运动等等,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