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352年四月,冉闵兵败被俘,前燕国主慕容儁指着他的鼻子骂道:“你这个下等奴仆,怎么能妄自称帝?”冉闵冷笑道:“你们这些夷狄禽兽都能称帝,我这个中原英雄怎么不能当皇帝!” 慕容儁顿时语塞,恼羞成怒的他命人打了冉闵三百鞭子,以显示自己的威风。 同年五月初三,慕容儁下令斩杀冉闵,一位顶天立地的英雄就此谢幕。 人在做,天在看。冉闵死后,燕国久旱不雨,蝗灾肆虐,国内一片恐慌。慕容儁非常害怕,以为是冉闵阴魂不散,在向燕国复仇。 为了平息灾害,慕容儁派出使臣到冉闵的墓地祭祀,昭告天下,追封冉闵为武悼天王。 两年前,冉闵在弑杀后赵国主石鉴、屠灭石虎二十八孙之后,在一众大臣的拥戴下,登上了冉魏皇帝的宝座。 冉闵这个大魏皇帝当得很辛苦,因为他颁布杀胡令招致了很多反对势力,所以他每天不是在打仗,就是奔波在打仗的路上。 反对冉闵的有石虎的儿子石袛、石琨等后赵贵族,还有姚弋仲、蒲洪等石虎的旧部。 除了国内的反对势力,燕王慕容儁倾巢而出,派出三路大军出击魏国。 对于冉闵来说,形势非常危险,但是他并没有退缩,而是选择正面硬刚,迎难而上。 公元350年八月,石虎旧部张贺度、段勤、刘国、靳豚纠合大部人马在驻扎在昌城,准备攻打魏国首都邺城。 冉闵亲自统率军队反击,在苍亭一战中,斩杀张贺度等人的士卒两万八千多人。他一路追到阴安,杀死靳豚后,带着全部俘虏返回邺城。 此时的冉闵,拥兵三十多万,旌旗和战鼓延绵一百多里,威势达到顶峰,哪怕是石虎最兴盛的时候,也无法与之相比。 同年十一月,冉闵率领十万大军进攻在襄国称帝的石袛。冉闵围着襄国打了一百多天,却没有攻下来。 龟缩在襄国城内的石袛危在旦夕。为了保命,他摘掉了皇帝的帽子,改称赵王,派出太尉张举到燕国搬救兵;与此同时,他还派出中军将军张春向姚弋仲求援。 姚弋仲派遣儿子姚襄率领两万八千骑兵前往襄国,燕国慕容儁派遣御难将军悦绾将兵三万与姚襄会师。此外,汝阴王石琨从冀州带兵前来救援。 公元351年三月,冉闵派车骑将军胡睦在长芦阻击姚襄,派将军孙威在黄丘拦截石琨,结果二人失败而返,几万大军死亡殆尽。 对于属下的无能,冉闵很生气,他决定亲自出击。卫将军王泰认为石袛的援军云集而至,四处出击一定会腹背受敌,不如等他们内部出现矛盾的时候,再进行突击。 冉闵觉得王泰说得很有道理,正打算取消出征的计划时,一个名叫法饶的道士说了一番话:“陛下围攻襄国几个月,毫无进展,外部的敌军就要来了,如果您避而不战,以后怎么激励将士呢?贫道夜观天象,太白入昂,当杀胡王,希望陛下不要错失良机。” 听了法饶的这番话,冉闵撸起袖子大声道:“我出征的决心已定,胆敢扰乱军心者一律杀头!” 于是,冉闵率领全部军队与姚襄、石琨、悦绾等人进行决战。他们从三个方向对冉闵进行夹击,石袛趁机从后面发起冲锋。 魏军四面受敌,死伤殆尽,冉闵和十多个亲兵逃回了邺城。此役,冉闵除了损失兵力十多万以外,随同他出征的胡睦、石璞、徐机、卢谌、刘钦等文武大臣也都丢了性命,真可谓大败亏空。 石袛趁着大胜的余威,反攻邺城。此时的邺城,人心惶惶,谣言满天飞,大家都以为冉闵已经战死了。 冉闵在射声校尉张艾的建议下,在郊外为阵亡的将士祭祀,邺城的人心这才安定下来。对于坏事的法饶,冉闵将其父子二人肢解了。 当石袛的大将刘显带着七万大军抵达距离邺城二十里的光明宫时,冉闵亲率城中全部人马出战,大败刘显,一路追击到阳平,斩杀三万多人。 公元352年正月,刘显进攻魏国常山,冉闵留下大将军蒋干辅助太子冉智留守邺城,自己亲率八千铁骑前往救援。 冉闵的威慑力还是很强大的,刘显的部下曹伏驹打开城门,迎接冉闵入城。冉闵让刘显领了盒饭,焚烧了襄国宫室,将城中百姓迁徙到了邺城。 同年四月,燕主慕容儁派慕容恪等人出击魏国,冉闵以少击众,与燕军交战十次,没有败绩。 冉闵仔细分析了眼前的局势,认为燕军全是骑兵,自己步兵多骑兵少,在平地作战很吃亏,于是率领部队向山林中开进。 慕容恪也不是易与之辈,火速派轻装骑兵前往拦截,假装不敌引诱魏兵回到了平地。 慕容恪选择箭术最好的五千鲜卑兵,用铁链将他们的马匹联结起来,在前面压阵,他自己则集中大部分兵力排在后面。然后他派出左右两翼骑兵,向魏军发起冲击。 冉闵骑着名叫朱龙的千里马,左手握着双刃矛,右手持着钩戟,如同天神下凡,在数万燕军中来去自如,斩杀三百多人。 当他望见慕容恪所在的位置,径直发起冲击。这时,燕军的左右两翼骑兵彻底攻破了冉闵的部队,他们把冉闵团团围住。 陷入绝境的冉闵,凭着浑身解数突出重围,向东逃出二十多里。可惜的是,战马朱龙筋疲力尽,倒地而亡,冉闵因此被燕兵擒获。 后面的故事,大家都已经知道了,在这里就不再赘述。 @史海渔夫 曰:冉闵的一生,如同灿烂的流星划过夜空一般,虽然短暂,但是足以光耀千古。
公元352年四月,冉闵兵败被俘,前燕国主慕容儁指着他的鼻子骂道:“你这个下等奴仆
史海一片舟
2024-08-01 23:42:47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