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市轨道交通3号线车厢内,市民乘坐地铁时注意到一个有趣的现象:地铁站点的命名方式发生了变化,全部采用了“汉字+拼音”的形式,并且语音播报也同步更换。这一变化引发了人们的好奇和疑问。报道中还提到,不仅火车站,许多其他地方的英文注释也有了新颖的创意,例如国防科技大学注释为“Guofang Keji Daxue”,安医大二附院为“Anyida 2 Fuyuan”,图书馆为“Tushuguan”。
这种变化背后是合肥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根据地名管理条例的规定所做的调整。该公司回应称,合肥轨道站名是标准地名,根据相关规定邀请行业专家组织实施后确定的。有趣的是,3号线车厢外侧的“合肥火车站”翻译又变成了"Hefei Railway Station"。对于这种内外不一致的情况,合肥轨道交通解释称,合肥火车站作为车站站名时,应采用罗马字母拼写;作为指引功能时,与实体单位保持一致。
这种翻译现象让人思考,这些翻译到底有什么作用,又是为谁而设的呢?如果只是拼音注释,可能并不必要,因为人们看汉字已经足够。如果是为了提供外文指引,要求外国人理解"Huochezhan"的意思,可能有些困难,甚至中国人看到这一串字母也需要反应一下。
站名的翻译问题涉及到许多讨论。一位资深翻译家表示,当地的火车站、图书馆、医院等地方在地铁站点命名时,其实是一种“地名”,指代某个地方,而不是指代某个单位。用拼音拼写地名是合理合规的,也有相应的文件依据。
按照这种说法,将火车站、图书馆、医院用拼音直译,实际上是将这些地方作为特殊的地名,成为一种公共记忆。就像北京的“王府井”已经成为公认的地名一样,不需要再用外文单独翻译并组合。但问题是,是否真的有这么多地方符合这种情况呢?比如之前提到的“安医大二附院”,人们去那里是为了寻求医疗服务,还是单纯地想去这个“知名地点”转转?
翻译有很多标准和方式,但基本原则如“信达雅”仍然适用。一个好的翻译是否能够增进理解、降低沟通成本,时间会给出答案。当地也有不少外国友人居住,也有招商引资等需求,等待一段时间后听听相关方面的反馈,相信就能得出结论。
近年来,各地在翻译问题上进行了一些调整,有的进行了大幅度的改变,有的发现调整不太合适又改回原样。这是正常的现象。翻译也是公共服务的一部分,为了方便国际交流,营造国际化环境,确实需要不断优化。许多城市都将打造国际化城市作为主要目标。
这只是一种翻译而已,没有太多的内涵。告诉国际友人你在哪里、你来自哪里、你要去哪里就足够了,它只是一个路标的作用。是否值得反复纠结和思考这个问题,恐怕还需要打个问号。就像报道中的市民所说:“改来改去,不知道是为什么。”
如果过分重视这个问题,想得过多,显得过于苛刻,可能得不偿失。翻译只是提供了一个指引,它的价值内涵并不是很大。最终,是否能够促进交流、降低沟通成本,只有时间才能给出答案。让我们等待一段时间,听听外界的反馈,相信会得出结论。
站名的翻译问题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在打造国际化城市的过程中,翻译的优化是必不可少的。我们应该明确翻译的目的和作用,避免过度纠结和思考这个问题。翻译只是为了提供指引和便利,而它的价值在于是否能够促进交流和降低沟通成本。让我们拭目以待,等待时间给出答案。对于这个问题,您有何看法?请留下您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