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一幅油画,堪称“三不像”,却是作者故意这样设计,后卖出605万高价。 1921年秋,随着共产党的初步建立,青年毛泽东肩负着党的重大使命,踏上了前往安源的漫长旅程。 安源一个坐落在江西省西部的煤矿小镇,由于采用了引自西方的先进采矿技术而闻名遐迩,却也因此成为了工人苦难的象征。 深秋时节,树叶渐渐落尽,山风带着凉意,毛泽东穿过层层叠叠的山峦,每一步都踏在厚厚的落叶上,发出沙沙的响声。 此行虽以走亲访友的名义进行,但其真实的目的却远非如此简单。 他的心中装着一个更为深远的计划——深入矿区,直接接触那些日夜辛劳的矿工,了解他们的生活现状,感受他们的苦楚,寻找激发群众觉醒的革命火种。 在这个清晨,毛泽东与毛紫云一起早早起床,毛紫云是他的同乡,也是矿上的一名段长。 他们在简陋的居室中互相交谈,谈及此行的目的与希望,毛泽东倾听着毛紫云关于矿工们苦难生活的描述,内心更是坚定了此行的必要性。 随着天色逐渐变亮,毛泽东换上了简单的工装——一件粗糙的棉布工作服和一双结实的工作鞋。 他拿起一盏油煤灯,这是下井必备的光源,虽然光线昏暗,但足以照亮前行的道路。 在毛紫云的引领下,他们来到了矿区的入口,那里已经聚集了许多准备下井的矿工,他们的面孔上写满了生活的艰辛与无奈。 张竹林一位经验丰富的老矿工,被安排来带领毛泽东体验矿工的日常工作。 张竹林的皮肤因长期在矿下工作而显得黝黑,眼中闪烁着警觉和尊重,他对毛泽东表示欢迎,同时不无担心地提醒道:“下面的环境非常艰苦,得小心。” 毛泽东点头表示理解,随即跟随张竹林进入了矿井。 他们穿过一个狭窄的入口,进入到井下的世界,这里的空间非常狭窄,通道低矮到必须要弯腰才能通过。 湿润的空气中,不时有水珠从头顶的岩石上滴落下来,发出“滴答”的声响。 尽管环境异常艰苦,但毛泽东的面容上并未显示出任何退缩的意思,他紧跟在张竹林的后面,仔细观察着周围的一切,心中充满了对这些劳动者生活的深刻同情与尊重。 他们穿过一段又一段低矮狭窄的通道,最终到达了一个工作面,那里的矿工们正在辛勤地挥动着工具,面对着严苛的劳动条件进行着不懈的劳作。 毛泽东走向他们,虽然全身沾满了煤尘,但他的眼神却充满了坚定与关怀。 毛泽东看着面前辛勤劳作的矿工们,问道:“你们每天要在这样的条件下工作多久?” 一位老年矿工回答说,他们除了必要的休息,每天要工作12小时甚至更长。 听到这里,毛泽东的表情显得十分沉重,他进一步询问他们的薪酬情况。 得知这些辛勤劳作只能换来微薄的几个铜钱,毛泽东的眉头紧锁,他的心中充满了同情与愤怒。 毛泽东在安源的这一周,他不仅深入了解了工人的苦难,更在工人心中播下了团结和希望的种子。 离开时,他对矿工们说:“山再高,人为刨,我们的力量是无穷的。” 1967年夏天,江西省安源煤矿正忙于筹备一场名为“毛泽东思想的光辉照亮安源工人革命运动”的展览。 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的在读学生刘春华,与几位来自北京各大学的同学,受邀参与了这次展览的筹备工作。 当24岁的刘春华踏入安源煤矿,他的内心充满了既定的使命感,这里的景象与他在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的教室截然不同:厚重的煤尘覆盖了一切,矿灯下的工人们身影劳累却坚韧。 刘春华不仅要在这里寻找创作的灵感,还要真正理解和体验工人们的生活,这种深入人心的体验,让他的艺术创作充满了生命力和真实感。 在创作资源极其匮乏的情况下,刘春华面临着巨大的物质挑战。 一次,他在仓库的角落发现了一幅即将被丢弃的旧画布,虽然布面已略显破旧,但对他来说,它是继续创作的宝贵资源。 他小心翼翼地将这幅画布带回宿舍,展开在简陋的木桌上,开始了他的艺术创作。 由于缺少合适的画笔,刘春华将两支旧笔头绑在一起,虽然这样的工具远非理想,但他的热情与创意使这些简陋的工具也能发挥出不凡的效果。 画布上,毛泽东的形象被设定在一片波澜壮阔的山景之中。 与常见的鲜亮色调不同,刘春华选用了灰暗的色彩来描绘背景,这些深沉的色调与毛泽东沉思的姿态形成了呼应。 毛泽东身着传统的长衫,手持一把油纸伞,伞下的光线柔和而略显黯淡,为整个画面增添了一种内省的氛围,他站立于群山之巅,目光深远,仿佛在凝视着未来的中国。 这样的构图和色彩选择,使得作品呈现出一种与时代感相背离的沉稳与内敛。 这幅画在全国范围内极为流行,几乎家家户户都能认出它来。 它的影响力之广,可见于超过9亿张的宣传画在全国的广泛分发,这一数字甚至超过了当时的国内总人口,使得它成为了“世界上印刷量最大的油画”之一。 此外,它还被制作成邮票、挂历和像章等多种形式,广泛地进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甚至在1995年创下了605万元的油画拍卖纪录,成为一个时代的象征。 正是这幅画,不仅塑造了刘春华的艺术生涯,也深刻影响了他的个人命运,两者相互交织,共同演绎了一段多舛的历史。
怅寥廓,问蒼茫大地,谁主沉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