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国在大陆统治38年,有什么科技成就?工业成就?可以肯定地说,没一样能拿得出手。 如果拿新中国的科技、工业成就与民国时期比,新中国5年抵到民国全部38年。 在中国近代史上,北洋政府的崩溃导致了一个新的动荡时代开启。袁世凯的去世导致军阀混战频发。1916年至1928年,这段时期,中国陷入了持续的内战状态,期间国家元首更替频繁,达到了十五任之多。历史记录显示,这十三年间共发生了140次大小不一的战争,战争造成的死亡人数惊人,超过2000万人。 1930年,中原大战爆发,这场战争是近代中国军阀混战中规模最大的一次,其影响深远。然而,随着1937年全面抗战的爆发,国内军阀纷争暂时得到缓解,各方开始联合抵抗外来侵略。 抗日战争自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触发,一直持续到1945年日本投降。根据1946年中华民国国防部的统计,抗日战争期间,国民政府军伤亡人数达到365万0465人,而中国共产党的军队伤亡人数则为58.3万人。此外,战争还造成了约900万中国平民的死亡。 紧接着,解放战争爆发,中国共产党为推翻国民党统治而展开的决定性斗争。这场战争诞生了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解放战争期间,人民解放军约有150万人伤亡,而国民党军队的损失则更为惨重,伤亡总数达到了1065.8万人。 民国时期,中国正经历从封建帝制向民主共和制的艰难转变,同时也面对外部侵略与内部动荡的双重压力。 尽管天灾人祸不断,但民国时期许多有志之士依旧执着于国家的未来。1920年,一场空前的大饥荒席卷关中地区,波及河北、山西、陕西、山东、河南五省的317个县。这场灾难导致几千万人离乡背井,不计其数的人民死于饥饿和疾病。土地干裂,许多地方农作物全无收成,灾情惨重,人民生活陷入绝境。 继1920年的灾难后,1928至1930年间,北方八省再次遭遇大规模饥荒。这次灾难以旱灾为主,同时伴随着蝗灾、风灾、雪灾、雹灾、水灾和疫病等多种自然和人为灾害。以陕西、甘肃为中心的灾区,遍及山西、绥远、河北、察哈尔、热河、河南等地,陕西受灾尤为严重。全省92个县遭受灾害,尸骨遍地,300多万人死于饥饿与疫病,600多万人流离失所,生活境遇极为凄惨。 面对如此苦难,民国时期的许多精英和有志青年,并未放弃对国家未来的希望。他们秉持“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理念,通过各种途径试图挽救与改变国家的命运。一些人选择了赴海外求学,希望通过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回国后能够通过推动实业发展来振兴中华。 此外,还有一部分人选择了投身军旅或政治,试图通过改革内政或抵抗外来侵略来寻求国家的独立与自强。这一时期,许多志同道合的人士通过各种方式,如组织学生运动、参与国家政治、建立实业等,共同努力为国家的未来寻找出路。 在这一背景下,民国时期的人才涌现,他们中的很多人后来成为了中国近现代史上具有重要影响的人物。 1936年,四川与甘肃地区爆发了严重的饥荒。四川除成都盆地外,几乎所有县市均成灾区,受灾人口高达3700万。特别是万源县,其人口数量在此次饥荒中减少了三分之一。甘肃的具体死亡人数虽然不详,但灾情同样严重。 随后的1938年,黄河花园口的决堤成为了另一场巨大灾难。此次事件影响了河南、安徽和江苏三省的44个县市,涉及面积达到29万平方公里。受灾人口达到1200万,流离失所者约390万,而死亡人数高达89万。这场灾难不仅对当地社会经济造成了极大的破坏,也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 1942年的河南大饥荒则是由于多种因素叠加所致,包括政府救灾不力、通货膨胀及粮食减产等。河南110个县遭遇连续的自然灾害,导致300万人饿死,另有300万人逃往西部。这场饥荒中,由于食物极度短缺,人们甚至不得不剥树皮、挖草根以求生存。 接着是1943年广东大饥荒,尤以潮汕地区最为严重。据《广东省志·自然灾害志》记载,该年广东省饿死及逃荒的人数达到了300万,占到了全省人口的十分之一。东部沿海地区食物极其匮乏,斗米价格飙升至五百元。 1946年至1947年的南方大饥荒更是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粤桂湘三省共饿死了1750万人,湖南省在四月至七月间尤为严重。湖南全省遍布饥民,这些饥民最初尝试食用草根和树皮,后期甚至食用“观音土”以求生存。衡阳地区单独就有9万余人饿死。 这些灾难背后的原因多种多样,包括连续的战争、政府治理不力、自然灾害频发等。这些灾难严重影响了中国社会的稳定与发展,造成了巨大的人力物力损失,并在很大程度上加剧了民国时期的社会矛盾和动荡。
来自 侯建光主编. 仰韶酒志[M]. 2021
一提到民国我满腔的槽要吐,一直超了uc500字的发言限制……简单说,就连满清,在发展工业这件事上,与国府表现相比,都显得眉清目秀的[汗]国府的神奇操作……假如发生非洲小国身上,足够通辽可汗日更一口气更一年的奇葩小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