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3年,石油专家王德民,因为长得英俊,追他的女孩排成长队,他烦得眉头紧皱,放

阿智通鉴 2024-07-23 17:21:09

1963年,石油专家王德民,因为长得英俊,追他的女孩排成长队,他烦得眉头紧皱,放出话去:想跟我结婚,必须答应2个条件!谁料,这俩条件一出,吓跑一大群女生。   在中国石油工业的传奇人物中,石油专家王德民是独树一帜的一位,不仅仅是因为本人长相帅气,还有就是他曾提出了两个令人印象深刻的结婚条件。   第一个结婚条件是:对方要爱国。这个看似简单的要求,却深深根植于他的人生经历和价值观。第二个条件则是:要有独立的人格。这两个条件乍听之下可能让人觉得有些特别,但当我们了解了王德民的人生故事后,就会明白这些条件背后的深意。   王德民出生于1937年2月,在河北唐山的一个寒冷冬日呱呱坠地。他的家庭背景颇为独特:父亲是一位中国医生,母亲则是一位来自瑞典的教师。这样的中瑞混血背景,为王德民的人生埋下了独特的种子,也为他日后的成长带来了挑战和机遇。   在母亲的教育下,小王德民从小就能说一口流利的英语。然而,这种"洋味"在当时的中国社会里却成了一把双刃剑。年幼的他常常因为不识汉字而遭到同龄人的嘲笑,甚至被人戏称为"二毛子"。   这种歧视给年幼的王德民带来了不小的困扰,但也激发了他学习中文和热爱祖国的决心。   从四年级开始,王德民开始刻苦学习中文。他常常熬夜背诵《三字经》、《千字文》,努力追赶同学的进度。这种坚持不懈的精神,不仅帮助他克服了语言障碍,也为他日后的科研之路奠定了基础。   1955年,王德民以优异的成绩从北京汇文中学毕业。然而,原本应该被保送上大学的他,因为混血身份而失去了这个机会。面对这个打击,王德民并没有气馁。他参加了高考,最终凭借自己的实力考入了北京石油学院钻采系。   大学期间,王德民展现出了对石油工程的浓厚兴趣和惊人的天赋。他常常泡在图书馆里,阅读大量的专业书籍和国外最新的研究资料。同学们都说,王德民仿佛天生就是为石油而生的。   1960年,刚刚大学毕业的王德民主动请缨,前往大庆油田工作。当时的大庆油田还处于开发初期,条件艰苦,但王德民却感到异常兴奋。他说:"这里有无限的可能,我们可以创造奇迹。"   在大庆,王德民很快就展现出了自己的才华。他推导出了"松辽法"油井压力计算公式,这个成果为大庆油田的开发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1963年,他因此被评为油田科研标兵,并破格提升为工程师。这对于当时年仅26岁的王德民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肯定。   王德民的职业生涯一路高歌猛进。他不断攻克技术难关,研发出多项重要技术,如偏心配水器、限流法压裂工艺等。这些成果为中国石油工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在事业取得巨大成功的同时,王德民始终保持着对祖国的赤诚之心。面对国外石油公司开出的高薪聘请,他坚定地选择留在国内,为祖国的石油事业继续奋斗。这种爱国精神,正是他提出的第一个结婚条件的真实写照。   而王德民提出的第二个结婚条件——要有独立的人格,则源于他对科学精神的追求。在科研过程中,他始终保持独立思考,勇于创新,不随波逐流。这种独立人格不仅帮助他在科研道路上取得了巨大成就,也是他对生活伴侣的期望。   王德民的故事告诉我们,无论面临怎样的困难和歧视,只要坚持自己的梦想,就一定能够创造奇迹。他用一生的坚持和付出,不仅为中国石油工业做出了巨大贡献,也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科学精神和爱国情怀。   如今,当我们回顾王德民的人生轨迹,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一个科学家的成长,更是一个时代的缩影。从被歧视的混血儿,到备受尊敬的石油专家;从不识汉字的孩童,到为祖国做出巨大贡献的科学家。王德民的故事,无疑是激励后人的一面旗帜。   而他提出的那两个独特的结婚条件,正是他传奇人生的浓缩写照,体现了他对爱情、事业和人生的深刻理解。这也许就是为什么这两个条件能引发如此多人的共鸣和好奇。 信息源:《人物》CCTV 石油专家 王德民

0 阅读:5746
评论列表
  • 2024-07-23 21:42

    比很多明星都帅气。剑眉星目,英气十足。

    人需要的是坚持做好 回复:
    你应该说比百分之八十的人帅
  • 2024-07-23 21:42

    确实帅,帅还有才,人生赢家

  • 2024-07-23 21:29

    唐山老乡😊

  • 2024-07-23 21:31

    这两条是王德民教授说给小编听的

  • 2024-07-24 00:02

    这才叫帅!不像现在的名星,不男不女,不人不鬼

  • 2024-07-24 00:45

    小编当时在场

  • 英俊潇洒

  • qq 2
    2024-07-24 00:21

    父母应该长得都不错

  • 2024-07-24 13:25

    帅,在王德民老师身上,是最不显眼的一个优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