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猿看文物#
【毡帽】
年代:青铜时代
材质:木、毛,其他动物质
尺寸:通高22.8厘米
出土地:若羌小河墓地出土
馆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毛毡是将羊毛等动物毛皮经给湿、加热、加压等步骤加工制成的。利用毛毡制成的生活用品具有较好的防寒保暖、抵御风沙等实用功能。新疆是我国境内最早使用毛毡制品的地区之一。罗布泊小河墓地等地出土的青铜时代毛毡制品多以未染色的羊毛为原料,毛质粗糙,厚薄不均,显示出原始阶段特色。(介绍毛毡和毛毡制品,引出下文)
得益于干燥的自然环境,新疆早期墓葬中的许多毛毡制品可以较为完整地保存至今,比如这件圆顶毡帽。它以白色毛毡缝制,由羊毛压制成型。帽子中部外侧缠绕有几道合股红毛绳,中间的毛绳挂有伶鼬的皮毛,帽檐左端还捆扎有两根深棕色羽毛。出土时,这顶毡帽位于女性墓主头部。(文物描写,引出末段)
值得注意的是,小河墓地中出土的服饰和器物许多都有红色装饰,体现出浓郁的原始宗教氛围。这件毡帽也不例外。毡帽上缝缀的红毛绳也证明了红色可能在小河居民的认知中含有特殊意义。这种红色装饰的大量出现,也许与原始的丰产巫术崇拜有关。(小河墓地中红色的文化内涵)
参考资料:
[1]伊弟利斯·阿不都热苏勒,刘国瑞,李文瑛.2002年小河墓地考古调查与发掘报告[J].边疆考古研究,2004,(00):338-398+401-411.
[2]伊弟利斯,李文瑛,胡兴军.新疆罗布泊小河墓地2003年发掘简报[J].文物,2007,(10):4-42+2+1.
[3]李文瑛,康晓静.新疆青铜时代服饰研究[J].艺术设计研究,2014(01):69-78.
[4]信晓瑜,卞向阳.新疆传统制毡工艺发展初探[J].毛纺科技,2015,43(02):66-70.DOI:10.19333/j.mfkj.2015.02.015.
[5]信晓瑜,杨汝林,康晓静.新疆出土早期帽冠初探[J].艺术设计研究,2018(01):59-60+69-73.
[6]李斯妍妍.浅谈小河墓地出土毡帽中的审美表达[J].文物鉴定与鉴赏,2020,(20):80-82.
[7]信晓瑜. 公元前2000年到公元前200年的新疆史前服饰研究[D].东华大学,2021.DOI:10.27012/d.cnki.gdhuu.2016.000001.
图1-4 毡帽 自摄于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驼铃声响——丝绸之路艺术大展”
图5 毡帽上的红毛绳 自摄于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驼铃声响——丝绸之路艺术大展”
图6 毡帽上的羽饰 自摄于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驼铃声响——丝绸之路艺术大展”
图7 伶鼬 图源网络
图8 新疆现代游牧民族制毡工艺 图源新疆网
图9 小河墓地出土的其他文物 图源《2002年小河墓地考古调查与发掘报告》
来自观察猿白荔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