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5月,一架伊尔76客机在空中飞行时,突然发现舱门不见了,随后机上160名乘客被吸出飞机外惨死。所有人都想不通的是,按理说苏制伊尔76的质量还是很过硬的,出现这种情况是怎么回事? 靠近舱门的乘客,根本来不及反应,就被强大的气流卷出机舱,消失在茫茫夜空中。更多的人惊恐地抓住座椅、行李,甚至是身边的人,试图抵抗着这股可怕的力量,但都无济于事。 绝望、恐惧,笼罩着整个机舱。 据一位幸存者透漏,当时客机的机舱内甚至还有一部卡车,使用皮带固定在飞机上,而正是这辆卡车,救了自己以及许多人的命。卡车将许多人都给挡住了,不然会有更多的人被强气流吸出去。 2003年5月,刚果金沙萨市正值雨季,暴雨肆虐,天空阴沉得像是要塌下来。金沙萨机场,一架伊尔-76客机准备起飞,前往东南部的卢本巴希。这本是一趟再普通不过的航班,却成了许多乘客的噩梦。 5月8日这天晚上,两百多名乘客涌入机舱,远远超过了这架伊尔76的额定载客量。座位不够,有人席地而坐,有人只能站在过道,安全带?不存在的。乘客们似乎对这一切习以为常,疲惫地等待着起飞。 伊尔76客机是苏联制造的“大家伙”,在刚果很常见,便宜、能装,成了不少航空公司的首选。但老旧的机身、缺乏维护,也埋下了巨大的安全隐患。 飞机飞行了四十五分钟后,抵达了两千多米的高空中,远低于此型号飞机的标准航行高度(九千米)。机舱内,有人昏昏欲睡,有人低声交谈,一片祥和的气氛。 突然间一声巨响,像是有什么东西被撕裂,惊醒了所有人,紧接着机舱后部的气流开始紊乱,行李散落,惊叫声此起彼伏。机尾的一扇舱门,竟然在高空压力下自动打开了! 万幸的是,经验丰富的飞行员在极短的时间内控制住了局面,他果断改变了飞行方向,调头返回金沙萨机场,并指挥乘客尽可能地向机头移动,远离危险区域。 经过与死神漫长的博弈,飞机终于摇摇晃晃地降落。 劫后余生的乘客们,有的瘫软在地,有的抱头痛哭,还有的互相搀扶着走下飞机。看着空荡荡的机舱,他们才意识到,这一趟“普通”的旅程是多么的惊险。 事故调查很快展开,结果并不出人意料,这架飞机已经接近使用年限,且租用后没有进行必要的维护和检修,超载运行更是让其雪上加霜,最终导致了悲剧的发生。 更令人心惊的是,调查人员发现,这架飞机在起飞前,甚至没有进行必要的密封加压处理,老旧的舱门,在高空压力下不堪重负,最终酿成了这场惨剧。 160多条鲜活的生命,就这样消失在黑夜中,这场本可以避免的灾难,给所有人敲响了警钟。 航空安全容不得半点侥幸,加强飞机维护保养,提高安全意识,是每一家航空公司、每一位航空从业者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而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这场灾难也提醒我们,要珍惜生命,敬畏生命。在任何时候,都要把安全放在第一位。 信息来源:《刚果(金)空难:飞机久未修疑为主因》武汉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