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生素D水平达到什么水平才有中毒风险?

柒柒说的不难懂 2024-07-20 00:12:46
自上世纪初对佝偻病(rickets)的研究发现维生素D以来,维生素D与钙磷代谢和骨骼健康的重要关联被不断发现。我国内分泌学先驱刘士豪教授和朱宪彝教授针对维生素D与钙磷代谢和骨软化的研究,以及由他们提出并命名的"肾性骨营养不良"得到了国际学者的广泛认可。维生素D及其相关制剂(或称类似物)的应用从根本上遏制了全球范围内佝偻病/骨软化症(osteomalacia)的广泛流行趋势。 关于维生素的安全性: 1. 普通维生素D安全剂量范围宽,人群中ji少会长期使用超过坠大耐受剂量的维生素D,少有因普通维生素D摄入过量导致中毒的报道。 2. 生理剂量补充普通维生素D导致高钙血症的风险非常小,因此,不需常规监测血钙及尿钙。 3. 尿钙升高可能是监测维生素D过量较为敏感的指标,一般认为24 h尿钙大于7.5 mmol(300 mg)为高钙尿症[159]。由于尿钙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在服用维生素D的人群中,不能简单地认为尿钙升高就是维生素D中毒,典型的维生素D中毒通常表现为高血钙及其相关症状,例如烦渴、多尿、呕吐、食欲下降、肾结石等。 4.尽管不同研究间差异很大,导致维生素D中毒的血25OHD水平常在【224 ng/ml(560 nmol/L)】以上,其对应的维生素D补充剂量多超过每日【30 000 IU】,且应用时间较长。 5.对于健康人群,25OHD水平不宜超过【150 ng/ml(375 nmol/L)】,否则增加中毒风险。 6.过量补充D可能导致尿钙升高,尿钙持续超过10 mmol/d(400 mg/d)可能增加肾结石和肾脏钙盐沉着的风险[165]。然而,由于普通D的安全剂量范围很广,常规剂量补充普通维生素D一般不增加肾结石和肾钙盐沉着、进而损害肾功能的风险。 7.同时常规剂量补充维生素D也不增加心脑血管事件风险,甚至可能有保护作用。 8.其实,维生素D缺乏和过量都可能和血管钙化的发生相关。 综上所述,维生素D的总体安全性好。使用常规剂量普通维生素D一般不需要监测血钙和尿钙;在长期使用活性维生素D、维生素D联合钙剂及其用于CKD患者时,则需要更加关注其安全性。 来源: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2018,34(3) : 187-201 作者: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分会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