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在中医领域被称之为情志病,此类疾病往往源于情志受伤,主要表现为情...
我是楚海波
2024-07-18 00:24:20
抑郁症在中医领域被称之为情志病,此类疾病往往源于情志受伤,主要表现为情志的异常状态。
发病机制在于肝脏失去了疏泄的功能,导致气机运行不畅,进而影响其他脏腑,特别是肝脏本身,同时还会波及到脾肾以及脑部神经。
-
患者可能会出现头晕目眩、身体疲倦乏力、失眠多梦、情绪易怒、食欲减退、胸胁部位胀痛,以及女性可能出现的痛经或闭经等症状。
-
此外,还可能因情志的变化而引发其他各种疼痛,这些疼痛程度会随着情绪的变化而有所增减。中医在治疗情志病时,强调调和情志、疏肝解郁、调理脏腑功能,以达到平衡身体、恢复健康。
-
患者,张女士,22岁,抑郁症2年情绪低落,悲伤欲哭,神疲乏力,注意力及记忆力均下降,心烦,脾气急躁,对周围事物无兴趣;长期服用抗抑郁的药效果不佳。
-
刻诊:患者舌象显示舌淡而略红,苔薄而带腻,微显淡黄色;脉象则左沉细略弦,右弦且带滑。
-
组方:以柴胡、桂枝、白芍、炙甘草、龙骨、茯苓、巴戟天、东白薇、栀子、石菖蒲、生姜、大枣等药物组成方剂。
-
二诊时:患者精神情绪有了明显改善,睡眠也恢复正常,面露喜悦之色,肤色也逐渐变得润泽。
-
至三诊时,患者精力日益旺盛,口不渴,自述情绪状态已是近年来最佳,学习也能更加专注精进。经过调理,后续病情完全恢复正常,未再复发。
-
其中柴胡能够疏泄肝胆气机,清解肝胆之火;生姜、大枣、茯苓则能健脾化痰;龙骨、牡蛎具有镇静安神,兼能化痰的功效;石菖蒲更能开窍醒神。诸药合用,问题得以全面化解。
0
阅读: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