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骨的构成

雪落静有声 2024-07-17 16:03:17
足骨是构成足部的骨性结构,分为跗骨、跖骨、趾骨三个部分,起到负重、维持姿势与参与下肢运动的作用,足骨受损会影响活动和体态。 [种草R]足骨包括跗骨、跖骨和趾骨,共26块骨。 [一R]跗骨 共7块,属短骨,分前、中、三列。后列包括上方的距骨和下方的跟骨,中列为位于距骨前方的足舟骨,前列为内侧楔骨、中间楔骨、外侧楔骨及跟骨前方的骰骨。距骨上面有前宽后窄的关节面,称距骨滑车,与内、外踝和胫骨的下关节面相关节,距骨下方与跟骨相关节。跟骨后端隆突,为跟骨结节。距骨前接足舟骨,其内下方隆起为舟骨粗隆,是重要的体表标志。足舟骨前方与三块楔骨相关节,外侧的骰骨与跟骨相接。 [二R]跖骨 共5块,由内侧向外侧分别为第1-5跖骨,形状和排列大致与掌骨相当,但较掌骨粗大。每一跖骨近端为底,与跗骨相接,中间为体,远端称头,与近节趾骨底相接。第5跖骨底向后突出,称第5跖骨粗隆,在体表可扪及。 [三R]趾骨 共14块趾为2节,其余各趾为3节。拇趾骨粗壮,其余趾骨细小,第5趾的远节趾骨甚小,往往与中节趾骨长合。 功能 足骨主要用于支持体重、维持姿势与参与下肢运动,对体态、运动等方面都有重要影响。 支持体重 足骨的功能主要是承载体重负荷。足骨在站立时几乎承担着全身体重,其中跗骨占据全足的一半,与下肢的支持和负重功能相适应,对支持重力及稳定有极重要关系。跗骨下方的跟骨是支持重力基础,在负重时承受巨大的压力,跟骨内侧的载距突起有助于支撑距骨。另外,作为内、外纵弓的肌键附着点也在负重中起重要作用。 维持姿势与参与下肢运动 足骨可作运动中的杠杆,在休息和运动中起支持作用,且足骨形成的关节可参与到运动中。足骨中位于最上部的骨块即距骨,与小腿骨共同形成距小腿关节,距骨的上方与胫骨平台形成关节,内侧和内踝、外侧和外踝分别形成关节,参与足踝关节的环转、屈伸等活动,距骨与其下的跟骨由韧带维持共同形成距下关节,可以完成内翻、外翻、背伸、跖屈、内收、外展和旋转运动,而趾骨关节与地面接触,参与所有足部与地面接触的运动,如行走、跑跳等。足部多关节的协调运作可使躯体灵活移动、跳跃,并维持一定姿势。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