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生说:台北故宫博物院文物藏品比北京多,单霁翔一句话令她心服口服!

老陈侃史 2024-10-12 17:38:40

在北京故宫博物院的一次公开讲座上,一位年轻女生提出了一个令人惊讶的问题,引发了在场所有人的注意。她问道:“听说台北故宫博物院比北京故宫藏品多,要看国宝还要去台北是吗?”这个问题如同一颗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面,激起了阵阵涟漪。

讲台上的单霁翔院长,这位被誉为“故宫守护者”的人物,眼中闪过一丝睿智的光芒。他没有立即回答,而是缓缓走到讲台前,深深地看了一眼提问的女生,然后环顾四周,仿佛要将在场每个人的表情都尽收眼底。

突然,单院长开口了,他的声音沉稳有力,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权威:“由于当时战乱,故宫有13491箱文物要南迁,后来在这批南迁文物中,有2972箱运到了台北,也就是说南迁文物中22%运到了台北,其中90%以上是档案资料文献。”

这番话如同一道闪电,瞬间照亮了在场所有人的心。那位女生的眼中闪过惊讶、恍然大悟和佩服的神色,她的嘴唇微微颤抖,似乎想说什么,却又不知从何说起。

单霁翔的回答不仅仅是一串冰冷的数字,更是一段鲜活的历史。那些被装箱南迁的文物,每一件都承载着中华文明的灿烂光辉,每一箱都是民族智慧的结晶。人们仿佛能看到,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无数文物工作者冒着生命危险,将这些珍贵的国宝小心翼翼地装箱、转移,只为了保护它们不被战火吞噬。

单院长的话语中蕴含着深深的历史沧桑感。那22%的文物,虽然只是一个小小的比例,却代表着一个民族在动荡岁月中对文化传承的坚持与执着。而那90%以上的档案资料文献,更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精神脉络和文化根基。

在场的人们仿佛被带回到了那个艰难的年代,感受到了先辈们为保护文化遗产所付出的艰辛和努力。有人不禁潸然泪下,有人默默攥紧了拳头,还有人深深地低下了头,陷入沉思。

单霁翔的回答不仅仅是对一个问题的解答,更是对历史的诠释,对文化的尊重,对民族精神的传承。他用简单的数字,道出了一个复杂的历史事实,用平实的语言,讲述了一个震撼人心的故事。

那位女生的脸上已经没有了疑惑,取而代之的是深深的敬意和钦佩。她轻轻地点了点头,眼中闪烁着理解和感动的泪光。在这一刻,她似乎不仅仅是听懂了一个答案,更是领悟了一个民族的文化自信和历史担当。

单霁翔的回答,不仅让这位女生心服口服,更让在场的每一个人都感受到了作为中华儿女的自豪和责任。他们明白,无论是在北京还是在台北,那些珍贵的文物都是中华文明的见证,都是属于全体中国人的宝贵财富。

讲座结束后,人们久久不愿离去。他们在会场中热烈讨论,有人回味着单院长的精彩回答,有人畅谈对文物保护的看法,还有人激动地表示要更多地了解和关心我国的文化遗产。

这一天的经历,让所有人都深刻认识到,文物不仅仅是冰冷的器物,更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无论它们身处何方,都是我们共同的文化根脉,都值得我们去珍惜、保护和传承。

在历史的长河中,文物是一座座丰碑,见证着我们的过去,指引着我们的未来。而像单霁翔这样的文物守护者,正用他们的智慧和热情,为我们守护着这些珍贵的文化瑰宝,让中华文明的光芒永远闪耀。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