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没有舍利子,不要烧。”2012年,星云大师就交代过弟子。不料在他圆寂后,弟子

阿智通鉴 2024-07-16 12:04:41

“我没有舍利子,不要烧。”2012年,星云大师就交代过弟子。不料在他圆寂后,弟子们却违背了他的遗愿,偷偷将遗体火化,竟烧出25颗舍利子。   在佛教界,星云大师是一个备受尊崇的名字。他的一生跨越了近一个世纪,见证了中国现代史的沧桑巨变,也为佛教在现代社会的传播做出了巨大贡献。   然而,在他生命的最后阶段,一个关于遗愿和舍利子的故事,引发了人们对信仰、传统和个人意愿之间关系的深思。   星云大师出生于江苏江都,俗名李国深。他的童年并不平静,1937年中日战争爆发,10岁的李国深随母亲逃难至南京,在那里经历了战争的残酷。   在动荡中,他与母亲失散,最终被收留在南京栖霞寺。正是在这里,年幼的李国深开始接触佛教,并被僧侣们救助难民的善举深深打动。   1939年,12岁的李国深正式皈依佛门,法号悟彻。从此,他开始了漫长的修行之路。在栖霞寺的日子里,悟彻勤奋学习佛法,同时也亲身体验了战乱年代的艰辛。这段经历为他日后的佛法实践和慈善事业奠定了基础。   1947年,悟彻改法号为星云,寓意如星云般广布佛法。两年后,他来到台湾,开始了新的人生篇章。在台湾,星云大师面临诸多挑战,甚至一度被误认为是共产党而遭到逮捕。然而,这些磨难并未动摇他弘扬佛法的决心。   1967年,星云大师创建了佛光山,这成为他弘法事业的重要基地。在接下来的几十年里,他致力于将佛教现代化、生活化,使之更贴近普通民众。他创办了佛教学院、出版社,甚至利用电视等现代媒体传播佛法。   星云大师的影响力远远超出了宗教领域。他积极参与社会公益,创办了多所教育机构,包括大学、中小学和幼儿园。此外,佛光山还在世界各地建立了许多寺院和道场。这些机构为传播佛法、提供教育和服务做出了重要贡献。   星云大师致力于将佛教现代化、生活化,使之更贴近普通民众。除了传统的寺院活动,他还创办了出版社,利用电视等现代媒体传播佛法,开创了佛教弘法的新途径。   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星云大师开始思考自己的身后事。2012年,85岁的他向弟子们表达了一个特殊的遗愿:"我没有舍利子,不要烧。"这个看似简单的要求,背后却蕴含着深刻的含义。   在佛教传统中,高僧圆寂后火化遗体,从骨灰中找出舍利子是一种常见做法。舍利子被视为高僧修行成就的象征,常被信众视为珍宝。然而,星云大师却选择打破这一传统,这不仅体现了他的谦逊,也反映了他对佛教现代化的思考。   2023年2月5日,96岁的星云大师在台湾高雄佛光山圆寂。他的离世引发了全球佛教界的哀悼。然而,在处理遗体的问题上,他的弟子们面临了一个艰难的抉择。   最终,出于对传统的尊重和对信众期望的考虑,佛光山决定违背星云大师的遗愿,对其遗体进行火化。这个决定在佛教界引发了不小的争议。有人认为这是对大师意愿的不尊重,也有人认为这是传承佛教传统的必要之举。   火化仪式在一片争议声中进行。然而,当骨灰冷却后,一个令人惊讶的发现让所有人都陷入了沉思:在骨灰中,竟然发现了25颗晶莹剔透的舍利子。   这个意外发现立即引发了广泛讨论。有人将其视为星云大师修行成就的证明,也有人质疑这是否与大师生前的谦逊态度相悖。无论如何,这25颗舍利子成为了星云大师留给世人的最后谜题。   这个事件引发了人们对信仰、传统和个人意愿之间关系的深入思考。它提醒我们,在尊重传统的同时,也要尊重个人的选择。同时,它也反映了现代社会中宗教传统面临的挑战和变革。   星云大师的一生,是佛教与现代社会互动的缩影。他努力将古老的佛法与现代生活结合,为佛教在当代社会的传播开辟了新的道路。而他的遗愿和最终的舍利子,则成为了这种努力的最后注脚。   如今,这25颗舍利子被妥善保存在佛光山。它们不仅是星云大师生平的见证,也成为了佛教传统与现代化之间张力的象征。无论人们如何解读这个故事,它都将成为佛教史上一个值得深思的篇章。   信息源:南美侨报网——《星云大师遗体火化后 留下舍利子不计其数》

0 阅读:1184
评论列表
  • 2024-08-17 09:39

    大师本来要羽化飞升的,怕在羽化过程被后人烧了肉身特意叮嘱不要烧他肉身,结果人算不如天算。

  • 2024-07-19 09:17

    [祈祷][祈祷][祈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