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少见到从创伤视角去讨论儿童性侵害的,龙迪老师《综合防治儿童性侵犯专业指南》一书

幼南情感 2024-07-15 17:02:55

很少见到从创伤视角去讨论儿童性侵害的,龙迪老师《综合防治儿童性侵犯专业指南》一书中有专门的章节科普,非常推荐大家,尤其是会接触到儿童的家长/工作者们阅读!

摘抄一些内容分享:

书中提到,作为一种童年创伤事件,性侵犯对受害儿童造成的负面影响是极其复杂的,不仅包括PTSD(人身安全受到威胁所造成的),还包括背叛创伤或关系创伤(信任受到背叛所造成的)。

其中PTSD的诊断标准主要依据主观语言描述,当儿童无法用成人理解的语言表达自己的主观感受时,很容易被认为是“没症状”。如果把“没症状”等同于“没伤害”,那么,将近三分之二的受害儿童很可能会因为不符合PTSD诊断标准而失去得到专业支援服务疗愈创伤的机会。

此外,儿童性侵犯通常也并不是儿童生命中单一的创伤事件,而是与多种创伤事件同时存在的,是在一系列反复出现、长期持续的人际暴力背景下发生的。

侵犯者利用种种威逼利诱手段操控儿童,对他们做出性侵犯行为,儿童身上会产生四种核心创伤要素:性创伤、背叛感、耻辱感和无力感/无能感。

其中背叛感是指:当儿童发现自己原本信赖和依靠、本应照顾和保护自己的人却在伤害、欺骗、操控自己,或者家人知道发生性侵犯后却不愿意或没能力相信或保护自己时,就会感到被出卖。

使儿童产生背叛感的情况包括:遭受家人或亲友性侵犯;最初以为性侵犯是爱后来明白是性侵犯;披露后家人不相信、不肯定、不保护、不支持,儿童受到责备、惩罚、排斥,甚至被赶出家门;儿童曾告知家人,家人没听到、没反应、不相信,使儿童再次遭受性侵犯等。

感到被出卖,是一种无法承受的丧失感,包括失去童年、失去受保护的感觉、失去一种信任关系等。这种丧失感会造成危害严重的后果,使儿童不再信任其他人乃至整个世界,更严重的是,受害儿童甚至会开始不信任自己,也不信任自己的感受。

儿童心理创伤的症状有其神经生物学基础,而我国围绕贞洁观念建构的耻感使人们容易简化和误解性侵犯对儿童造成的伤害,比如认为只要别人不知道不议论,儿童就会慢慢淡忘,不会造成伤害。

的确,性侵犯给儿童造成的负面影响包含“性”的要素,但儿童遭受的心理创伤主要是由“非性”要素造成的。因此,在理解性侵犯给儿童造成的负面影响时,不能仅仅关注“性”的内容,而要关注儿童遭受暴力伤害的全部心理创伤经历/经验。

明白遭受性侵犯的孩童可能在经历什么,或许才能更好地提供支持。

0 阅读:0
幼南情感

幼南情感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