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8年,孙殿英干了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他带兵炸开了慈禧太后的陵墓!这位从土匪混到军阀的奇男子,人生充满戏剧性转折。
他曾背叛马匪头子、投靠军阀、抗击日寇,最后又投敌叛变,然而,在1947年被解放军活捉后,刘伯承却说"此人不可杀"。
人这一生,有时候真是难说,就拿孙殿英来说,谁能想到一个放牛娃,能在乱世中混到军阀的地步?
1889年,河南永城的一个贫农家庭迎来了一个男婴,这就是后来的孙殿英,家里八口人,挤在几间破屋里,整日为一口吃食发愁。
天不遂人愿,1904年,老天爷降下一场大旱,15岁的孙殿英不得不外出谋生,"饿死胆小的,撑死胆大的",这句老话在孙殿英身上得到了完美印证。
刚开始,他在地主家做长工,整日里伺候人家颐指气使,后来又到店铺当伙计,为了几个铜板腆着脸赔笑,可这日子实在熬人,25岁那年,他一狠心,投靠了河北张平的马匪队伍。
这一闯可不得了!孙殿英生来就是个人精,不到半年就摸透了张平的脾性,成了他的心腹,可这家伙打的是什么主意。
趁着张平喝得烂醉如泥的时候,他带着几个心腹,卷着赃款溜之大吉,从此,他改名"孙道长",四处漂泊,活脱脱一个江湖浪子的模样。
命运之神在1925年向他招了招手,这一年,他投奔了冯玉祥的部将丁香玲,要说这孙殿英,真是个会做人的主,没多久就从营长升到师长。
后来又见风使舵,投靠了张宗昌,一步登天当上了军长,可天有不测风云,1928年春天,他的部队整整三个月没发饷银。
士兵们叫苦连天,军心动摇,孙殿英望着不远处的清东陵,心里打起了歪主意:"慈禧陵墓里那些金银珠宝,不正好解了燃眉之急"。
这一场"军事演习"可谓是精心策划:先是清场,把周围的百姓全都轰走,接着派一个营的兵力设卡封锁,打着巡逻的幌子。
最后,用炸药把慈禧的陵墓炸开,"轰"的一声,不仅炸开了陵墓,也在中国历史上炸出了一个千古奇闻,有意思的是,这个"盗墓将军"还真有几分血性。
1932年初,他结识了共产党地下工作者宣侠父,这位宣先生可不简单,很快就成了孙殿英的秘书长,在长城抗战中,孙殿英率部在喜峰口与日军展开激战,居然一口气歼灭了日军一个中队!
这还不算完,孙殿英对八路军的支持可是实打实的:不但提供经费和武器,还帮着建立秘密联络点,要说这人吧,虽然出身不正,但骨子里还是有点民族气节的。
可惜好景不长,1938年的一场恶战改变了一切,他的部队在河北被日军包围,死伤惨重,这一仗打得孙殿英心灰意冷,竟然选择了投降。
这回可真是跳进黄河也洗不清了,只好举手投降,按说像他这样一个叛徒,怎么也得把脑袋搬家,可刘伯承却说了句让所有人都意外的话:"此人不可杀,他对我们有恩"。
原来刘伯承还记得孙殿英曾经支持抗日的功劳,决定从宽处理,可惜多年吸食鸦片已经摧残了他的身体,这位曾经叱咤风云的将军,最终在1947年底的监狱中悄然离世。
历史就像一面镜子,照出了孙殿英这样的人物:他有过忠义,也有过背叛,立过功劳,也犯过大错,从土匪到军阀,从抗日英雄到投敌叛徒,最后又被革命者宽恕。
这样跌宕起伏的人生,不正是那个动荡年代最真实的写照,当年的清东陵早已修复,可关于孙殿英的争议至今未息。
也许,正如刘伯承所说,即便是犯了错的人,只要曾经为民族作出过贡献,就值得给予改过自新的机会。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参考资料:《民国史·孙殿英列传》《孙殿英东陵盗宝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