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7月,国民党中将周庆祥在南京被枪决,罪名是作战不利,但实际上蒋介石想杀

云孜聊过去 2024-07-14 21:46:21

1948年7月,国民党中将周庆祥在南京被枪决,罪名是作战不利,但实际上蒋介石想杀他很久了,因为在四年前的衡阳保卫战中,周庆祥在投降一事中,起了很坏的作用。 1948年,解放军向周庆祥的整编第三十二师发起冲击时,周庆祥正在济南开会。 群龙无首的状况下,三十二师几乎一击即溃,即便周庆祥急忙赶回也于事无补。最终三十二师几乎全军覆没,唯独周庆祥成功逃生。 (参考信源:春秋2007-01-15——《周庆祥将军与衡阳保卫战》 这一战虽然很小,但却是华野反攻的开端,直接影响了后面济南战役的情况。因此战后,蒋介石非常生气,将周庆祥叫到南京审判。 当时,周庆祥的亲人朋友都劝他不要去,但周庆祥仗着自己在抗战时候的功绩,觉得蒋介石不会拿他怎么样,于是坚持奉命。 周庆祥万万没想到,蒋介石竟然判处了他死刑,随即枪决。 可是解放战争中临阵脱逃的将领那么多,蒋介石为什么只处死周庆祥呢?原因还是从1943年的衡阳保卫战说起。 1943年6月长沙失守后,日军又率领10万多兵力继续朝衡阳进攻。 当时,驻守衡阳的只有周庆祥所在的第十军,而且都是从长沙会战中退下来的,建制根本不全,兵力甚至不足两万。 在这样实力相差悬殊的情况下,我军没有丝毫退缩,与敌人展开了激烈的交战。日军装备精良又有炮火掩护,我军伤亡很重,战况极其惨烈,可援军迟迟不见身影。 最终在孤军奋战、弹尽粮绝的情况下,第十军硬生生坚守了48天,创造了战场上的一个奇迹。 只是让蒋介石不太满意的是,方先觉和周庆祥这些长官最后没有选择以身殉国,而是为了老百姓投诚,后来才被营救了出去。 比起这些守城将领幸存下来,蒋介石更希望他们直接殉国,这样能给国民党军队塑造一个勇武的形象。 只是第十军能在孤立无援的状况下,坚守48天已经足够传奇,实在不太好追责。 而且蒋介石自己觉得有些对不住第十军的军长方先觉,因为衡阳保卫战打响之前,薛岳和方先觉闹矛盾,蒋介石就已经将方先觉撤职了。 但由于新任的军长怕守不住衡阳担责死活不来,日军又不断逼近,蒋介石只得先把方先觉复任。 临时托付事后再追责本就不太合适,再加上方先觉死守衡阳的48天里,曾无数次向蒋介石请求支援,蒋介石也都欣然应允。 由于国民党派系争斗的原因,蒋介石答应的援军始终没有出现。这种情况下,蒋介石又怎么好意思找方先觉问罪呢? 但蒋介石心里还是不舒服,非要找个替罪羊不说。后来有人调查发现,衡阳保卫战最后时刻,是周庆祥率先提议投诚并率部突围的。 其实方先觉他们选择投诚,只是为了阻止日军屠杀市民的疯狂举动。 而且周庆祥突围也是方先觉授意的,主要是想要保留第十军建制,不至于全军覆没。由于方先觉下属的几个师中,只有周庆祥的建制最全,所以执行突围任务最合适。 老蒋不管这些起因经过,只看最终结果,从那时起就在心里给周庆祥记了一笔。1948年周庆祥全军覆没后,蒋介石直接选择了新账旧账一起算,判处周庆祥死刑。 其实如果以延误军机和临阵脱逃的罪名来判处周庆祥死刑,倒不会引起太大争议。关键是国民党军队中临阵脱逃的将领太多了,而蒋介石的处罚方式却截然不同。 孙元良是出了名的逃跑将军,照样获得老蒋重用,最后也安全回到了台湾,生活的非常惬意。刘峙从抗战开始就成了一名猪将,淮海战役中更是丢了国军几十万部队。 老蒋虽然愤恨,但也是骂几句撤个职,后来得知刘峙生活不好,还特意把刘峙叫到台湾养起来。 而周庆祥在抗日战争时期还立下多起战功,比上面两位的表现强多了,结果解放战争输一次就直接被枪毙。这样相差悬殊的待遇和结局,也难怪国民党内部派系林立不团结,最后被个个击破了。

1 阅读:1321
评论列表
  • 2024-07-15 05:14

    有道理,老蒋赏罚不公,导致最后没有人会真正卖力打仗

  • 2024-07-21 18:40

    胡编乱造,长沙是1944年失守的,严峻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