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是张学良1935年拍下的一张照片,拍摄地是陕西,当时他虚岁正好35岁。这张照片里的张学良与他在其他照片里给我们的感觉完全不一样:没有花花公子的感觉,这是为何呢? 答案,与他此时思想已发生巨变有关。 原来,张学良在九一八事变施行不抵抗政策后,万民唾骂他,他在痛苦中明白了一件事:抗击日军,才是正道,不抵抗将万劫不复。 被骂了四年“卖国贼”的张学良,迫切想要洗刷自己罪名。在想要洗刷罪名的同时,张学良也在痛苦中看懂了时局:国民党“攘外必先安内”政策是错误的,这个错误不纠正,中国必亡国。 看透了这点的张学良,在1935年就开始切实地行动了。他在西北一上任,就充当运输队队长,给严重缺乏物资的中央抗日红军补充了大批军火和物资。 张学良此举,纯粹是雪中送炭。 所以,到这里,他此时脸上完全没有花花公子感的原因也找到了:他此时真的在一心一意探寻救国救民之路。 一个心里装着老百姓的人,绝不可能满是“花花公子感”。 就在拍下这张照片不到一年之际,张学良就私下抵达延安(1936年4月),会见了周恩来、李克农等人。张学良是一个极其讲义气的人,他与周恩来一见如故,他认定此人可以做一辈子朋友。 一见如故的两人,直聊到了半夜,谈话结束时,张学良就已经将周恩来当做知己了。为了向知己表达自己交友的诚意,他竟当即拿出一本当时最详尽的大地图送给周恩来,并说:“让我们共同保卫祖国。”此外,他还赠送给红军3万银圆,以后又补送20万法币。 张学良还为红军提供了大量棉衣药品和银元,解了中央红军到达陕北后的燃眉之急。 到此,这张照片里的张学良看起来“很不一样”的原因也找到了,他被囚禁半生、小命还能保住且活到101岁高龄的原因,我们也找到了:他当真做过好事。 张学良的这张照片给我们的启示是:决定人这辈子成为什么人的,往往不是出身或者境遇等等,而是同行的人。 大胆假设:若张学良早早就认识周恩来,而不是其他人,那他还会是后来的张学良吗?可叹可叹!
下图是张学良1935年拍下的一张照片,拍摄地是陕西,当时他虚岁正好35岁。这张照
李满谈过去
2024-07-13 16:59:38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