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音接不回的宇航员,只能由马斯克代劳了,波音员工:奇耻大辱

冯善智talk 2024-08-26 16:20:46

美国两名宇航员的返程日期,终于定下来了,不过得换个飞船。

近日,NASA高级官员和波音公司代表就滞留太空宇航员如何返回地球召开会议。会上,NASA官员一致同意让马斯克旗下SpaceX的“龙”飞船带宇航员回来,宇航员来时乘坐的波音“星际客机”飞船则预计将在下月初不载人返回地球。

去的时候开开心心

考虑到目前在国际空间站对接的飞船已经没有空位了,NASA只能等下一批执行Crew-9任务的“龙”飞船。后者原计划在9月起飞,携带4名宇航员,现在只能减少两个名额,带的东西也必须重新配置,比如给两名滞留太空的宇航员带上“龙”飞船专用的宇航服。

值得一提的是,执行Crew-9任务的“龙”飞船要到明年2月才能返航,也就是说,两名宇航员的太空之旅将延长到至少8个月,而他们原计划只在太空停留8天。

据NASA副局长奈特说,他已经与两名宇航员沟通过了,他们完全同意这个计划。当然得同意了,要不然也没有其他的办法,总不能在太空一直漂着吧,如果搭乘还没有解决故障的“星际客机”返航,安全又不能保证。

波音公司则坚持认为“星际客机”是安全的,该项目经理纳皮表示,让宇航员搭乘“龙”飞船返航并非波音所愿,但他们尊重NASA的决定,为“星际客机”不载人返航做好准备。

波音“星际客机”飞船

一些播音员工更是将其视为“奇耻大辱”,有匿名员工告诉记者,这一决定太令人难以接受了,大家普遍感到尴尬和震惊,公司在航天领域的声誉也会受到很大影响。

也难怪他们反应这么大,为了这个项目,波音已经准备了很多年,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延误,才终于在今年6月将“星际客机”飞船和两名宇航员送上太空,结果又因为推进器故障导致飞船迟迟无法返航,面子上过不去是一方面,损失也将继续膨胀,此前公布的财报显示,波音已经为这个项目损失15亿美元了。

现在,全世界都知道波音斥巨资并花费数年的心血是一个残次品,这让他们一直以来的努力都沦为了笑话,并再一次证明了波音的产品质量不过关,这个结果不免让人唏嘘。

事实上,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波音的很多操作都暴露出明显问题,包括客机质量、供应链管理,以及这次的飞船推进器故障等。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合众国长子”沦为全球笑柄呢?

波音737客机

要想搞清楚这个问题,首先要了解波音“巨变的20年”。新世纪之初,波音与麦道合并,原先的高层都被麦道系的人代替,后者的特点是过分强调利润,而忽略了技术研发。

这也就是为什么,在其他国家都在不断更新客机技术并研发国产飞机的背景下,波音仍在使用三四十年前的737客机,只是在原有基础上进行了一些改动,目的是最大限度地节约成本。

事实证明,波音的737客机确实很能打,即便在一众新客机面前也毫不逊色,但随着时间的推移,隐患和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具体的案例大家应该看过不少了,这里就不赘述了。

除了控制技术研发成本,波音也在不断“优化”员工,比如用刚毕业的新人替换老工程师,这其中既有经济考量,也跟信任相关,“一朝天子一朝臣”的道理,大家都明白。

“星际客机”点火发射

新人固然有新人的好处,但在波音“唯利是图”的公司文化下,新人往往只是单纯地完成任务,干完自己的分内工作就不管了,老员工就负责得多,还会提出上级没有注意到的潜在影响,能够把目光放得更长远。

这样一来,企业成本是降低了,隐患也越来越多,爆不爆雷全靠运气。如果波音一直不出事的话,外界也意识不到他们有这么多问题。

这不仅仅是波音的问题,也给所有企业都敲响了警钟:追求效益固然重要,但凡事不能只看眼前利益,必须着眼长期规划。在用人方面,也要舍得下本,就像SpaceX能够成功,离不开马斯克花大价钱从各行各业网罗来的人才。

干脆让马斯克亲自开飞船去接人吧

此外,监管机构也存在很大问题。之前就有波音员工反映,监管机构只要求软件具备应有的功能就行,从来不对其进行缺陷测试,以至于报告中的各项性能都很优秀,一到实践就出问题。

总而言之一句话,自己不努力,老师又不好好管教,能考个好成绩才怪。

1 阅读:131
评论列表
  • 2024-08-27 08:47

    龙是中国的代表词,不要以为有龙的名字就能代表龙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