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灭亡111年,守陵人为何依旧死心踏地守皇陵?他们有工资吗?
1912年2月12日,随着溥仪被迫退位,延续268年的大清帝国轰然倒塌。然而,在河北省的清东陵和清西陵,以及辽宁省的盛京三陵,至今仍有一群人日复一日地守护着这些皇家陵寝。他们不是普通的文物看守,而是一群有着特殊身份的守陵人后裔。这些人的祖先,有的是皇室宗亲,有的是八旗子弟,甚至还有王公大臣。他们世世代代生活在陵寝周围,形成了独特的满族文化社区。即便清朝已逝,他们依然坚守在这片土地上。这种坚守,到底是出于什么样的信念?在这111年里,他们又是如何谋生?守陵人的后代们,现在过着怎样的生活?让我们走进这段鲜为人知的历史。
一、清朝皇陵的分布与规制
清朝入关前后,共修建了三处皇家陵寝群。这三处陵寝的选址都极为讲究,不仅要求背山面水,更要符合"龙脉"走向。入关前的盛京三陵位于今天的辽宁省沈阳市,入关后的清东陵坐落于河北省遵化市,清西陵则位于河北省易县。
盛京三陵修建于1629年至1651年间,由福陵、昭陵和永陵组成。福陵位于沈阳东北的北陵公园内,是努尔哈赤及其皇后的陵寝。修建福陵时,努尔哈赤特意派遣蒙古族和汉族的工匠共同参与建设,这在当时是一个颇具开明意味的决定。昭陵位于沈阳市北陵公园东北方向,是皇太极及其皇后的安息之所。昭陵的建筑风格融合了满、蒙、汉三族的建筑特色,其中最具特色的是满族传统的八角攒尖顶祭殿。永陵埋葬着努尔哈赤的祖先,位于沈阳市北陵公园东北方向,是三陵中规模最小的一座。
入关后,清朝在河北修建了规模更为宏大的东西两处陵区。清东陵位于遵化市,占地面积达2500余亩,内有十五座帝后陵寝。其中,乾隆帝的裕陵规模最大,占地近800亩,建筑群落星罗棋布。裕陵修建时,乾隆帝曾多次亲临工地视察,并且将自己收藏的大量珍贵文物预先存放在陵寝之中。
清西陵位于易县境内,占地面积约1000余亩,共有十四座陵寝。其中最具特色的是雍正帝的泰陵,整个陵区依山就势,采用"前圆后方"的布局。泰陵修建时,雍正帝特意命人在陵区周围种植了大量柏树,这些柏树不仅起到了固土防风的作用,更成为了守陵人辨别方向的重要标志。
每座陵寝都有独特的建筑特点。以顺治帝的孝陵为例,其神道两侧设有石像生,包括文臣、武将、麒麟和大象等,这些石像生的雕刻精美绝伦,反映了清初满族统治者对汉族文化的接纳和融合。康熙帝的景陵则在建筑布局上突破传统,首次采用"双龙戏珠"的设计理念,使整个陵区既庄重肃穆又富有动感。
这些陵寝的建筑材料都经过严格挑选。以红墙为例,所用的红砖都是由江南特制的"金陵砖",这种砖经过特殊工艺烧制,不仅坚固耐用,而且颜色纯正。陵寝的琉璃瓦则多来自北京琉璃厂的御用窑厂,每一片瓦都要经过严格的质量检验。
二、清朝时期的守陵制度
清朝的守陵制度是一套严密的等级管理体系,从最高层的护陵大臣到普通的守陵人,每个层级都有明确的职责划分。这一制度最早可以追溯到努尔哈赤时期,但真正成型是在康熙年间。
护陵大臣通常由宗室王公担任,他们大多具有贝子或贝勒的爵位。康熙二十年(1681年),首次委派宗室王公担任护陵大臣,负责监督清东陵的整体事务。这些护陵大臣每月需要向皇帝递交陵寝管理报告,详细记录陵区的祭祀活动、维修工程和安保状况。
八旗子弟是守陵制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雍正帝在位期间,专门从上三旗(正黄旗、镶黄旗、正蓝旗)中挑选了一批精锐满族子弟,组建了专门的护陵卫队。这支卫队不仅负责陵区的日常巡防,还要参与重大祭祀活动的礼仪安排。为了确保这些八旗子弟能够专心守陵,朝廷给予他们固定的俸禄和口粮,并且允许他们在陵区周围开垦土地。
内务府的太监和宫女也是守陵系统中的特殊群体。他们主要负责陵寝内部的清洁维护和祭祀准备工作。这些人大多是从紫禁城内部选调而来,他们熟悉宫廷礼仪,能够确保陵寝祭祀时的规矩。每到重大节日,他们要提前数日准备祭品,并按照严格的程序摆放香案和贡品。
守陵人的选拔标准十分严格。除了身份要求外,还要考察其家族背景和个人品行。被选中的守陵人需要在陵区居住,不得擅自离开。他们的子女也要接受专门的教育,学习满语和祭祀礼仪,以便将来接替父辈的工作。
道光年间,朝廷对守陵制度进行了一次重大改革。首先是增设了专门的巡查官员,定期检查陵区的管理状况。其次是建立了详细的奖惩制度,对于尽职尽责的守陵人给予奖励,对于渎职的人则予以严惩。
守陵人的日常工作也有严格的规定。每天黎明时分,他们要开始巡视陵区,检查围墙和建筑是否完好。到了正午,要查看陵区内的水系是否通畅,防止雨季积水损坏建筑。晚上则要注意防火,尤其是在冬季取暖期间,要定时检查火种。
特殊节日里,守陵人还要配合举行祭祀活动。以清明节为例,护陵大臣要率领所有守陵人列队迎接前来祭祀的皇室成员。祭祀仪式结束后,守陵人要负责清理祭品,并对陵区进行全面清扫。这些活动都有详细的程序规定,甚至连走路的步伐和说话的声量都有要求。
守陵制度中还包含了一个特殊的群体——陵工。这些人负责陵寝的维修和保养工作,他们大多是木匠、石匠和泥瓦匠的后代,世代相传着修缮陵寝的技艺。每年春秋两季,陵工都要对陵寝建筑进行例行检查,发现损坏要立即修复。
三、守陵人的生活与待遇
"东陵三镇九营八圈"是清朝时期守陵人聚居区的独特格局。三镇分别是马兰峪镇、下营镇和龙门镇,每个镇都有特定的职责分工。马兰峪镇主要负责陵区的行政管理,下营镇承担祭祀用品的准备工作,龙门镇则专门负责陵区的安保工作。九营指的是九个驻防营地,分布在陵区的关键位置。八圈则是八个由围墙圈起来的居住区,专门供不同级别的守陵人家属居住。
守陵人家庭的居住条件依据其身份等级而定。护陵大臣家族居住在独立的院落中,院落内设有书房、厢房等建筑。八旗子弟的住所则相对简朴,但也有独立的庭院。普通守陵人则住在统一规划的营房内,每家配有固定面积的菜园。这种居住格局一直延续到清朝末年。
在教育方面,守陵人的子女享有特殊待遇。清廷在陵区专门设立了满学,教授满文、国语(满语)和祭祀礼仪。康熙年间,又增设了汉学课程,让守陵人子女能够掌握更多知识。每年春秋两季,内务府会派官员来考核学童的学习成果,成绩优异者可获得升学机会。
满族文化在守陵人社区得到了很好的传承。他们保留了许多独特的满族习俗,如每年正月十五的"荷包节",守陵人家庭会聚集在一起,制作特色荷包,既表达对先祖的纪念,也象征着家族的延续。端午节时,守陵人社区会举行传统的"珠兰舞"表演,这是一种融合了满族祭祀和娱乐功能的民间艺术。
陵寝祭祀是守陵人最重要的工作之一。每逢重大节日,祭祀活动都要按照严格的礼仪程序进行。以冬至大祭为例,守陵人要提前三日开始准备。首先是清理神道,然后布置祭坛,最后安放祭品。祭祀当天,从领头的护陵大臣到最普通的守陵人,每个人都要穿着规定的礼服,按照固定的位置站立。整个仪式往往持续数个时辰,期间不允许有任何差错。
守陵人与当地居民的关系也很特殊。由于陵区周边设有"封禁线",普通百姓不得随意进入。但在农忙时节,守陵人家庭会雇佣当地农民帮助耕种。这种合作关系促进了满汉文化的交流。此外,守陵人家庭掌握着许多传统手工艺,如制作祭祀用的香烛、纸品等,这些产品也会销售给附近的居民。
在物质待遇方面,清朝对守陵人实行"食禄制"。每月发放固定数量的银两和粮食,数量根据职级高低而定。除此之外,守陵人还可以在指定区域内种植农作物,饲养牲畜。每逢年节,朝廷还会额外发放节礼,包括布匹、茶叶等生活用品。
守陵人社区还发展出了独特的医疗体系。每个镇上都设有医馆,由熟悉满族传统医药的大夫坐诊。这些医馆不仅服务于守陵人家庭,也对外开放,成为了满汉医药文化交流的重要场所。
四、清朝陵寝的维护制度
清朝陵寝的维护工作实行"四季巡检"制度。春季主要检查冬季积雪对建筑的影响,修复可能出现的裂缝和损坏。夏季重点关注防汛工作,确保排水系统畅通。秋季则要为即将到来的寒冬做准备,加固建筑vulnerable部位。冬季着重防火,同时要清扫积雪,避免重量过大损坏屋顶。
陵寝建筑的修缮遵循"修旧如旧"的原则。乾隆年间制定了详细的修缮规程,规定了不同等级建筑的修缮标准。以琉璃瓦的更换为例,必须使用与原物完全相同的材料和工艺。工匠们需要专门去景德镇定制相同色泽和纹路的琉璃瓦,确保修补后的建筑保持原貌。
防火是陵寝维护中最重要的工作之一。每个陵区都设有专门的防火机构,配备了大量的消防器具。清廷规定,每隔五十步必须设置一个水缸,缸内常年储存清水。值守人员每两个时辰要巡视一次,检查可疑火源。特别是在祭祀活动中使用香烛时,必须有专人监督。
园林养护也是陵寝维护的重要组成部分。陵区内种植的松柏等树木都有详细的档案记录,包括树龄、位置和生长状况。道光年间,清廷专门设立了园艺司,负责管理陵区的植物。每年春季,园艺司要组织人员对老树进行修剪和加固,确保树木不会因为生长过度而影响建筑。
陵寝的排水系统设计精密。每个陵区都有独立的暗渠网络,将雨水和地表水引导到特定区域。工匠们定期检查和疏通这些暗渠,保证水流通畅。特别是在雨季来临前,要对所有的排水口进行彻底清理。每个暗渠的位置都被详细记录在册,便于日后维修。
石质建筑的保护尤其讲究。神道两侧的石像生和石碑都需要定期清洗和保养。工匠们使用特制的软刷和清水,小心地清除石材表面的污渍。如果发现石材出现裂缝,要立即记录并报告,等待专业人员进行修复。修复时使用的材料必须与原石材的性质相近,以确保修复效果。
陵寝的彩画保护也有严格的规定。每年要对彩画进行两次全面检查,记录颜色变化和脱落情况。如果发现彩画损坏,必须请专门的彩画匠进行修复。这些彩画匠大多是世代相传的手艺人,他们掌握着独特的调色和修复技艺。修复时使用的颜料都要经过严格检验,确保与原有颜料相匹配。
门窗的维护也是一项重要工作。陵寝建筑的门窗多为木质结构,容易受到气候变化的影响。工匠们每月都要检查门窗的开合情况,及时修理或更换损坏的零件。特别是在雨季前后,要对所有门窗进行防水处理,避免雨水渗入造成腐蚀。
地面铺装的维护同样不容忽视。陵区内的青石板路和广场都需要定期检查。如果发现石板松动或破损,要立即进行修复。修复时要注意石板的纹路方向,确保铺设后的整体效果协调。每年冬季结束后,还要对所有地面进行一次全面检查,修补因冻融作用造成的损坏。
陵寝维护还包括定期的防虫害工作。工匠们使用传统的防虫方法,如在建筑构件中放置樟脑丸,定期更换。对于木质构件,还要定期涂抹防虫油,预防白蚁等害虫的侵蚀。这些防虫材料都要经过严格筛选,确保不会对建筑材料造成损害。
五、陵寝祭祀礼仪与仪轨
清朝陵寝祭祀分为常祭、时祭和恩祭三种类型。常祭每月初一、十五举行,由驻陵官员主持。时祭则在重大节日举行,包括元旦、冬至等传统节日。恩祭是在皇帝特别颁旨时进行的祭祀活动,通常在重大庆典或特殊事件发生时举行。
祭祀前的准备工作极为繁琐。以冬至大祭为例,准备工作要提前十五天开始。首先由钦差大臣带领祭祀官员查看祭品清单,确定各类物品的数量和规格。祭品包括牛、羊、猪三牲,以及各类时令水果、糕点和珍馐。每样祭品都有严格的规格要求,如牛必须是纯黑色的健康公牛,羊要选用白色无斑点的。
祭器的准备同样重要。陵寝祭祀使用的器皿分为金、银、铜、瓷四个等级。最上等的祭器用纯金打造,专门用于盛放帝王御用的祭品。其次是银器,用于盛放皇后的祭品。铜器和瓷器则用于其他祭品。这些祭器在使用前都要经过特殊的清洗程序,由专人负责保管。
祭祀当日的仪程安排十分严格。凌晨三更,负责祭祀的官员就要到达陵寝,开始布置祭坛。祭坛分为三层,每层都有固定的摆放位置。正中摆放香案,两侧是烛台。祭品按照"天地人"三才之序排列,最上层摆放象征天的祭品,中层是地的祭品,下层则是人间的祭品。
祭祀仪式开始前,所有参与人员要在更衣室换上规定的祭服。祭服的等级也有严格规定,钦差大臣着朝服,其他官员则依据品级穿着相应的礼服。祭服必须完整干净,不得有任何污损。参祭人员还要佩戴相应的玉佩和朝珠,以示庄重。
祭祀进行时,礼乐相随。乐工们要演奏专门的祭乐,这些乐曲都是经过精心编排的。乐器包括编钟、编磬等传统礼器,以及各种管弦乐器。乐工们必须严格按照乐谱演奏,不得有任何差错。祭祀过程中,乐声要配合仪式的进程,该停则停,该奏则奏。
献祭程序包括上香、献帛、奠爵等环节。每个环节都有固定的礼仪动作和规程。例如,上香时要按照"三上香"的规矩,每次上香都要行三跪九叩之礼。献帛时,要将特制的丝绸祭帛放置在指定位置。奠爵则是将装有祭酒的爵器依次献上。
祭祀结束后还有特殊的"望燎"仪式。在专门的燎亭内,将用过的祭帛和部分祭品焚烧。这个仪式象征着祭品通过烟火上达天庭。燎亭的位置经过精心选择,要确保烟火上升时不受风向影响。
陵寝祭祀还包括特殊的祈福仪式。在重大祭祀活动中,往往要举行"祈晴""祈雨"等仪式。这些仪式有专门的程序和祝文,由经验丰富的祭官主持。祭官要用满、汉两种语言诵读祝文,声调要庄重肃穆。
祭祀活动结束后,所有用具都要按照规定程序收储。祭器要经过清洗后才能入库,祭服要经过熏香处理后才能存放。这些器物都有专门的库房,由专人看管。库房内设有防潮、防虫等设施,确保祭器和祭服能够长期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