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这八个草书字体,许多小伙伴大呼:“不认识”。那么,这八个大字究竟是念什么呢?周总理为什么题写这八个大字呢?
带着这一连串的问号,我们展开下面的话题。
抗战时期,国民党对我们边区政府实施封锁正策,不但在经济和物资上进行封锁,而且在邮政上也进行了封锁,不仅造成了边区的物资相当匮乏,就连正常的书信也无法来往,给边区政府和人民的生活带来极大的不便。
面对这个问题,林卓午先生通过积极的努力,终获国、共两地区正常邮政来往,使边区的物资及药品匮乏的现象得到缓解。
1940年的5月,应林卓午先生的邀请,周总理来到他的办事处,并即兴题写了这八个草书大字:传邮万里,国脉所系!
小伙伴们可以从这八个草书大字上看出了,周总理独具特色的书法风韵。细心的小伙伴还从中看出了,变化丰富,并充满生机的书写风格。
小伙伴们都知道,周总理题词的书法作品很少,当小伙伴们看到他这幅题词作品时,认为这幅题词的书法写的相当精妙。这八个大字,无论将作品的任何一个字拿出来单独欣赏,还是整体欣赏,其书法韵味是非常完美的。
其中“传”字的写法,呈现出明显的扛肩效果,左半部分写得较低,右半部分不仅写得较高,而且还比较洒脱。和以往小伙伴们印象中,周总理儒雅的书写格调是有所不同的。
“邮”字的书写,是左半部分高,右半部分低,正好和“传”字的书写方式相反。这种错落感,也让观赏者产生了视觉差,让人眼前一亮。
“万”字则写成了上窄下宽的三角形,让人一眼望去,便有一种扎根般的稳固感。
“里”字的两笔长横,写的非常独特,看上去十分简单,给人的却是动感十足和大气的感觉。
“国”字写成了上宽下窄的状态,尤其是横折的那笔横画,就像横过来的两滴雨点,让人感觉到了灵动之气。
“脉”字的写法,更是独特,右半部分比左半部分也高、也长,并且写出了宽博的感觉,特别是最后的捺画,表现出了十分内敛的格调。
“所”字的书写,也是用了“脉”字的同样方式书写而成。细心的小伙伴,由此看出了,周总理对书法的理解是非常独特的。
“系”字是一个上下结构的字体,这个字的写法,上半部有下压之势,下半部有支撑的状态,形成了矛与盾的和谐与统一。
提起周总理的题,很多都是楷书的形式,而这幅草书题字,同样是不同凡响的,给人一种十分高大的形象感和姿态感,并且充满了勃勃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