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地主王学文突然发现一20岁女兵,昏倒在家门口。他四下看看无人,一下把

濮铭爱历史 2024-07-08 19:00:15

1937年,地主王学文突然发现一20岁女兵,昏倒在家门口。他四下看看无人,一下把她扛到炕上。片刻后,女兵解开衣襟,抱出一个满月的婴儿,含泪说:“大哥,以后就跟您姓吧,就叫王继曾!” 王学文和妻子面面相觑,连忙将跪在地上的吴仲廉扶起来:“你先别急,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吴仲廉抹掉眼泪,安抚着自己的孩子,向他们说明自己的身份。 1937年初,红西路军奉上级命令,在甘肃临泽县和国民党马家军作战。吴仲廉的丈夫曾日三和她分别是西路军第九军政治部的正、副主任,负责指挥作战。 曾日三夫妇二人的孩子就在战事如此紧急的时候诞生了。因为天气寒冷,而且带着孩子作战极其不便,而且容易暴露红西路军的位置,所以吴仲廉和他人商量,能否将孩子寄养在当地一个靠谱的人家里。 在他人的帮助下,吴仲廉最终将目光锁定到了当地地主王学文身上。王学文待人宽厚、通情达理,而且他的妻子刚刚诞下男婴,奶水充足。 如果将孩子寄养给王学文一家,孩子的生活不仅有保障,而且也可以避免国民党怀疑他家的孩子是红军后代。 于是,趁着夜深,吴仲廉抱着孩子躲避国民党的耳目,来到王学文的家门口请求援助。1月的夜晚太过凄冷,吴仲廉体力不支,还没来得及敲响王学文的大门,便晕了过去。 等到起夜的王学文出门,才发现自家门口居然有个红军女兵。这一场景令他目瞪口呆,连忙扭头看四周有没有国民党军队的身影,便悄咪咪地背着她回到了家里,让她在炕上从寒冷中恢复知觉。 原本在喂奶的王学文妻子见丈夫出门一趟,居然带了个20岁的女人回来,还有些讶异,却见到丈夫严肃的表情,便没有多说,专心哄怀里的孩子。 谁曾想,这个女兵一醒过来,就翻身下炕,跪在了两人的面前,把一直在她怀里的孩子露了出来,请求王学文夫妻收留孩子。 王学文夫妻心善,见不得刚刚生育过后的吴仲廉哭泣,便同意收养了王继曾,对外宣称王学文的妻子生了一对双胞胎。 吴仲廉松了一口气,和丈夫没有了后顾之忧,便回到红西路军的队伍继续作战。令人惋惜的是,曾日三在一场突围敌方包围的战斗中不幸牺牲,吴仲廉在祁连山和国民党马家军的正面对决中被俘虏。 王学文夫妻得到两人一死一被俘的消息后,以为吴仲廉凶多吉少,叹了口气,对二人留下的孩子更加看重,将王继曾视如己出,希望他能继承他亲生父亲的革命斗志。 1939年,王学文被人举报儿子王继曾不是他和妻子亲生的,而是红军的后代。国民党马家军收到这个消息后,立刻将王学文抓入大牢。 王学文家人的生活也因为他的离去变得窘迫,但是他们始终不曾埋怨过王继曾,而是用尽一切办法保护王继曾的安全,让他平安长大。直到解放前夕,王学文才被我方地下党成员救回。 1950年,王继曾当时14岁。兰州军区在吴仲廉的委托下,历经多方辗转才打听到了王继曾的消息,立刻派人来王学文家里接王继曾。 原来,吴仲廉当年被俘虏后,被敌方关押在多个地方,但是最后被我党在南京营救出来。可是当时的吴仲廉任务重大,为了革命根本没有时间来接孩子,便将这件事一拖再拖,直到新中国成立后才有机会接回儿子。 王学文听来访的同志说了吴仲廉将孩子托付给他们之后的事情后,感慨万千,同意让他们将王继曾带回去,由吴仲廉抚养。 为了表彰王学文一家的贡献,解放军某部专门给他送了一块红布软匾,上面写着:王学文同志,你为革命做出的贡献,我们将永远不会忘记。 王继曾离开王学文的家后,并没有忘记他们一家人对自己的帮助,在工作之余总会回到王学文的家里,和他们聊天,在他们身旁尽孝。 在当年那样艰苦的岁月里,正是有心地善良的百姓们的援助,共产党才能够走向胜利。

2 阅读:4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