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假“进口”商品背后:京东的处理只是一场烟雾?

科技布鲁布鲁泡 2024-09-10 03:22:55

前阵子发了一篇文章《》,大致的写了一下京东平台删除差评的问题。当时iN购买了宣称“进口”的商品,结果发现它们实际上并非进口商品,且存在许可证问题。iN因此给了差评,但几天后发现自己的差评被京东删除了。iN联系京东客服,但一直未得到满意答复。

京东这种删除差评的行为,不仅损害了消费者的知情权,还让平台失去公信力,助长了虚假宣传和劣质商品的存在。差评是消费者保护自身利益的武器,而京东通过删除差评来保护不良商家,实际上是放弃了消费者信任,危害了平台的长期信誉。

之前也告诉大家这件事有后续,那么今天咱们就来说说后续。

首先,差评为什么会被删除掉?

根据京东的客服来电描述是商家走了京东平台的协商功能,商家用PS伪造了和iN的聊天记录,在PS的伪造图片中iN同意的删除差评。这时候商家就可以在京东的后台申请将这个差评删除掉。

问题在于,京东在删除差评时并未与iN进行任何进一步确认,完全默认商家提供的记录是真实的。对于一些没有道德负担、善于造假的商家来说,伪造聊天记录简直是轻而易举的事。这样的操作,让商家通过虚假手段轻松达成了自己的目的,而消费者的真实反馈却被无声抹去。

所以,对于消费者的建议——如果自己提出过差评,还是到差评过的商品中去看看自己的评论在不在吧,说不定有一个平行世界中的你已经和商家达成谅解,让侵害消费者权益的商品继续侵害他人权益。

其次,京东对商家的处罚是什么样子的?

根据京东客服的来电所述说,京东做了三个事情:

1、派出京东自己的匿名顾客购买商品验证商品是不是有问题

2、对于商家的非诚信行为扣除商家一部分保证金和评分

3、下架了涉及欺诈的两个商品

iN在电话中问及“你们能不能把处理的结果发在客服信息里面?”京东的答复是“这是我们内部的处理结果,不能提供任何书面的内容,只能电话通知。”

那么现在问题来了,这些“处理结果”是不是真实存在的也就成了薛定谔盒子里的猫,你不去看你就无法确定处理结果是不是真的存在。或许换句话说,京东的所谓“处理结果”是一种信仰,你去信了他们就做了“有效处理”,和信上帝得永生是一个道理。

但深究一下,京东做得这三点措施就值得推敲了:

1、京东自己秘密购买商品验证商品性质

这一操作听起来似乎颇具正义感,但问题在于,这样的验证根本无法揭示商品虚假进口的事实。商家提供的“广东出厂信息”已经明确证明了商品的真实产地,而京东所谓的“秘密购买”验证,难以解决虚假进口的根本问题。京东本应要求商家提供进出口凭证,但他们没有,也许根本不愿意,因为这可能会进一步揭露问题,影响平台的商业利益。

2、问及扣除的商家一部分保证金和评分,但具体是扣了10块还是20块京东就语焉不详了,这是内部制度,消费者是无权知道的;至于京东的店铺评分,这个东西就像爱情一样,只知道京东宣称有这个东西,但具体是什么样子的,起到什么作用,消费者不能说是一头雾水,但也是完全无知。

3、下架了两个涉嫌欺诈的商品,在得到通知后,iN第一时间查看了商品。商品的确被下架了:

这点可以让消费者觉得满意吧?很可惜,这也是一个烟雾弹,几个小时后这两件商品又在京东进行销售。

京东客服说下架了,但人家真没说永久下架,按照iN的理解,下架一分钟也算下架吧。

至于客户的建议,iN对京东的客服说,如果这个东西不是法国进口的就别标记法国的吧,这样误导消费者的。于是iN发现京东这次的确是破天荒的听取了自己的建议:

原来的标注:

现在线上这款“进口的”香水级的沐浴液:

被改成了“德国进口成分”。另一款被改成了“英国进口成分”:

这算是iN的胜利吗?当然了不算了,因为:

他们只改了iN提到的这两个,这家店铺的其他商品依旧披挂着“法国进口”、“英国进口”、“德国进口”、“日本进口”……

所以,京东对店铺的处罚真的让店铺蒙骗消费者的行为得以改善了吗?iN觉得没有!即便是标注原料进口来源,例如之前标注的“法国进口”,现在标注的“德国进口成分”:

参考对照表,iN的确在包装上可以发现其中的一个叫做“红没药醇”的成分是从德国进口的,被标注在了“其他微量成分”这一个类目中。

红没药醇(bisabolol)一般在化妆品中作为舒缓剂和抗刺激剂存在,有美白祛斑的功效,按照一般添加比例来说如果要起效果要在0.1%~0.25%之间,这就是功效型化妆品了,可以写上美白、祛痘、止痒……但是前面的文章咱们说了,这是一款“粤妆”许可证的一般日用化妆品是不会有任何功效的。因此不出意外的来自德国的红没药醇出现在了“其他微量成分”中,我国化妆品成分标注中“其他微量成分”是指含量0.1%以下。

通常国产的一些化妆品就用这个来忽悠人,以百万分之几的含量来告诉消费者我们的产品中包含某某某,某某某的功能是啥啥啥,但是会将这种成分放在“其他微量成分”中。

前阵子一个小伙子在吃牛肉面翻找了半天找到一粒牛肉丁

小伙子质疑它吃到的是不是一碗牛肉面,这不足0.1%的德国进口成分,就成了需要大肆宣传的内容?一直以来iN觉得“做饭的师傅叫鱼翅的鱼翅炒饭”只会出现在相声段子里,但后来发现在生活中还真有真实范例。

强调不足0.1%的成分是国外进口算是抓住了媚洋的卖点了吧?

但其实,bisabolol不算贵,在国外的试剂网站上可以查到1公斤包装的卖950美元,5公斤包装的价格是750美元/公斤。这是试剂价格,如果是原料价格差不多可以低到200美元一公斤。

均摊下来每瓶洗发水中加一点也就几毛钱的成本。却唤起了大家为“英国进口成分”“德国进口成分”买单。这种事情堪比印钞机。

当然了——最后吃亏的还是老百姓。

京东的处罚机制是否具有震慑力?能否保证消费者的权益?

实际上,京东对问题商家的“惩罚”并没有真正的震慑力。商家通过伪造聊天记录可以轻松删除差评,并且不需要承担任何后果;而那些虚假宣传的商品在经历了短暂的“下架风波”后,又可以继续畅销市场。这意味着平台不仅在放任不良商家的行为,甚至可能在背后默许这些行为的存在。

对于平台来说,维持短期的商业利益可能是他们的首要考虑,而不是消费者的权益。长期来看,这种纵容劣质商品和不诚信商家的行为,将极大地损害平台的公信力。京东一方面借助商家的力量扩大其市场份额,但另一方面也因此丧失了对消费者的基本保护责任。

京东一再表现出对商家虚假宣传的纵容,平台缺乏透明度的内部机制不仅让消费者无法获取真实信息,还在逐渐瓦解它的公信力。京东的处理方式或许能在短期内避免大规模的舆论危机,但长期来看,这种对虚假行为的纵容必将让消费者的信任逐渐流失。

这起事件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投诉和处理,更揭示了电商平台在保护消费者权益与维护商业利益之间的矛盾。作为一个面向全国消费者的大平台,京东需要重新审视自己的职责,真正落实公平透明的处理机制,而不是让消费者成为商家和平台利益斗争中的牺牲品。

如果京东继续在表面整改、虚假处理的道路上前行,那么消费者只能越来越无奈地感叹:当我们在京东购买商品时,100%的好评是否还可信?那些所谓的进口商品背后,又有多少真相被掩盖?

所以,经过这件事,iN自己是不会再相信京东上的商家了。同时,iN也不会再相信京东这个平台了。

差不多这件事就到此为止,iN不会再向大家推荐京东上的任何东西了,真的从个人、我自己的角度上来说——怕挨骂。

2 阅读: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