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跟基因有关吗?20世纪90年代,一群荷兰女人向科学家求助,怀疑家族基因可能有

大核世界 2024-07-03 18:05:40

犯罪跟基因有关吗?20世纪90年代,一群荷兰女人向科学家求助,怀疑家族基因可能有什么问题,因为她们家里出了8个变态男性罪犯。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这句耳熟能详的俗语,其实蕴含着基因的大道理。但当这句话被套用在“犯罪”上时,却又让人不寒而栗:难道作恶的种子也会遗传,罪恶的宿命也无法逃脱? 那群荷兰女性求助的科学家正是遗传学家汉斯·布鲁纳,布鲁纳对“犯罪心理学”有着浓厚的兴趣,他一直致力于研究罪犯和普通人之间大脑结构的差异,这个家族的遭遇,无疑为他提供了一个绝佳的研究样本。 1993年,布鲁纳终于找到了答案:位于X染色体上的特殊基因——MAOA基因。 这个基因的变异会导致脑部神经递质代谢异常,引发一系列情绪和行为问题,其中就包括暴力倾向。 这一发现震惊了世界,MAOA基因也被冠以了令人不寒而栗的名字——“战士基因”。 难道拥有“战士基因”的人,就注定要被烙上犯罪的印记,成为行走在社会边缘的危险分子吗? 事实上,早在“战士基因”被发现之前,许多学者就已经注意到家庭环境对犯罪行为的影响。有科学家经过调查发现,监狱的故意杀人犯中,超过九成的人都有家庭暴力史。 试想,一个孩子从小目睹家庭暴力,在充满恐惧和仇恨的环境中长大,他的内心会留下怎样的阴影?他的性格和行为方式又会受到怎样的影响?答案不言而喻。 “战士基因”就像一颗埋藏在人性的土壤中的种子,它可能永远沉睡,也可能在特定环境下生根发芽,而家庭环境,就是决定这颗种子命运的关键因素。 美国加州大学的科学家吉姆·法伦,就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对“战士基因”的宿命论发起了挑战。法伦的家族史充满了暴力和犯罪的阴影,多名亲属曾犯下谋杀等重罪。而法伦本人,也被检测出携带“战士基因”,甚至他的大脑结构也与反社会人格罪犯高度相似。 可与家族中那些犯下累累罪行的亲人不同,法伦并没有表现出任何暴力倾向,他成为了一名受人尊敬的科学家。 是什么让法伦摆脱了“战士基因”的诅咒?研究给出了答案:童年经历。 他发现“战士基因”的存在,的确会增加个体产生暴力冲动的可能性,但真正决定一个人是否会走上犯罪道路的,是环境的影响,尤其是童年时期的经历。 在充满暴力和虐待的环境中长大的孩子,即使没有“战士基因”,也更容易发展出反社会人格,走上犯罪的道路。而在充满爱和关怀的环境中长大的孩子,即使携带“战士基因”,也能将其“封印”,健康快乐地成长。 基因检测确实可以识别那些更容易受环境影响而产生暴力倾向的人群,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要将他们隔离起来,或者贴上“潜在罪犯”的标签。 相反,我们更应该关注他们的成长环境,为他们提供更多关爱和帮助,避免“战士基因”被激活,让他们有机会选择一条不同的人生道路。 每个孩子都是一张白纸,父母的言传身教,社会的关爱与包容,都是绘出美丽图画的画笔。与其纠结于无法改变的基因,不如用爱与关怀,为孩子们创造一个充满阳光和希望的成长环境,让他们远离罪恶的深渊,拥抱美好的人生。 信息来源:《多了一条Y染色体的超雄基因就是“犯罪基因”?大可不必担心“魔童降世”》界面新闻

0 阅读: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