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性之光”

四季之爱 2024-07-03 00:38:59
昨天谈到了如何回到“自性”,这个说法确实流传很广,特别是连胡因梦也翻译了一本克里希那穆提的书《点亮自性之光》,原文是“This light in oneself”。胡因梦把克里希那穆提说的有关“光”,认为是自性之光,可能是想写一个高大上的禅意的名词吧。克里希那穆提说的光就是指独立思考,让自己的独立性发光。因为一个人只有完全独立,脱离公认大师的影响才可能有真正的智慧、爱和觉察产生,而这种感觉自然会引起自己和身边现实的改变,因此可以认为是一种光。 当然在超感知层面,也确实会有一些超过光谱的光的浓密、连续、连绵的感觉,但是这些都超过了普通人的理解,普通人喜欢名词化。因此会认为有一种叫做自性的东西存在,然后自己可以回归这种状态,于是问题都解决了。所以才会有一些人发明了“自性”这种定义。 “性”这个词在文化中也经常被使用,从人性,到可能性等等,其实这个词的意思就是able的后缀,它不是一个名词、动词,而是提供了任何可能。比如我们说清洁,你可以说cleanable——可清洁的,意思是这个水是可以净化的。那你说这到底是干净的还是脏的呢?这就是“性”的意思,性给我们世界造就了变化,也就是现在世界的实际情况。 任何可以变动的感觉都给我们造成了恐惧,因此实际上人的内心始终在试图让这个世界不变。而不变的心理给一个描述可变化的“性”的词下了一个定义,叫做自性、本性等等。奇怪的自相矛盾进一步加强了研究这些逻辑的人的分裂,最终导致生活和思想境界的脱离,变成了两个人。 如果真的理解了什么是性,那么就不会说什么回到自性了,因为自性就是一直可以变化的能力。只是描述了这个世界或者宇宙的现实而已。重点是你如何才能观察到自己对于确定性的依赖。而这个就是克里希那穆提一直在说的,因为如果一个人想要理解自己对确定性的倾向性,那么就必须先知道对于知识和学习的依赖性。我们总是会认为某个人说的是对的,因此自己可以学习,模仿然后抵达他的境界。这种思维方式不仅建立了自己和他人的对立,也建立了现在和时间的对立,因此这是永远无法达到的幻觉终点。 人们无法观测到自己想要改进自己,优化自己的动力其实是来源于对现在的自己的否定,而这种否定早就把自己的创造来源的光给遮蔽了。再怎么努力,发狠心要怎么怎么都只是在增加更多暴力罢了。就像这本书的翻译一样,充满了挑逗和引诱,也像我们这个情欲世界的男女一样,永恒地在跳着这个双螺旋结构的盘旋纠缠之舞。
0 阅读:0
评论列表
  • 2024-07-03 10:06

    如果她是用佛教旧词的话,应该是svabhava

  • 2024-07-03 10:09

    我有点可以看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