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真实的甄嬛,与影视剧里的甄嬛出入极大。真实甄嬛不像影视剧里那般多灾多难,她

李满谈过去 2024-07-02 21:35:36

历史上真实的甄嬛,与影视剧里的甄嬛出入极大。真实甄嬛不像影视剧里那般多灾多难,她甚至被史学家称为“历史上最有福气的女人”。而她的福气,正是来源于她的“坚决不内耗”。 什么是女人的内耗?答案可能超乎很多人的想象:是男人。最能耗女人的,正是男人,尤其是如影视剧中雍正那样的男人。 甄嬛对男人,或者说对雍正的欲望值几乎是0。之所以如此,还得感谢甄嬛的长相,如图:乍一看,完全是男人的模样。国字脸、天庭饱满,脸上全然找不到女子的妩媚感。 甄嬛是个极其聪慧的女子,她一早就知道:自己的长相无法讨得男人的欢心。 甄嬛13岁被选入宫,赐给了雍亲王胤祯,即后来的雍正帝。因为长相普通,雍亲王甚至都没拿正眼瞧过她。 王府里不得宠的女人,日子不会好过,甄嬛也没例外,她每日被逼着烧火做饭,一做就是整整七年。 20岁那年,甄嬛因为一个非常偶然的机会,被雍亲王宠幸了。有多偶然呢?源于雍亲王的一场传染病。原来,雍亲王不知怎地,竟感染了时疫。 王爷染了时疫后,众嫔妃因怕感染,都找各种理由拒绝侍寝。这事可把福晋给难住了:谁都不肯侍寝,不就只能她这个做福晋的自己上了吗? 王爷被安排到僻静的别院养病后,福晋乌拉那拉氏争焦头烂额时,突然在正院看到了正在院子里扫地的甄嬛,她心想:这个女人一直干粗活,若有个机会让她伺候王爷,她定然会愿意。 于是,她便和甄嬛说道了此事。果然,甄嬛二话没说就同意去伺候雍亲王了。 人在生病时,是极其脆弱的。这个脆弱,不仅仅指身体,还包括心灵。被伺候得很好的雍亲王,在感激甄嬛的同时,也对她产生了好感。 于是,身体慢慢恢复后的雍亲王,竟出于感激,在被她照顾的三个月里,找了个机会宠幸了她。谁能想到,就这一次,甄嬛居然怀了孕,并在十月怀胎后,生下了她和雍正唯一的儿子弘历。 雍亲王仅是出于感激宠幸甄嬛,所以,宠幸完了之后,便再也没想起过此女子。 甄嬛并未因为雍亲王对她的冷落而有情绪,相反,她非常感激皇帝能宠幸她一次,并让她怀上子嗣。 认知决定出路,甄嬛对雍亲王不抱希望,也多少因为她早已看透了男人喜新厌旧的本质。这一看透,让她直接与雍亲王的其他女人有了本质区别:当她们都在各种内耗时,她直接去到了自我修炼。 生下儿子后,甄嬛一面自己修行,一边悉心教导儿子。她将很多的时间、精力都用在了儿子的成长和学习上。日久后,弘历的学业越发出众,各方面的表现也非常优秀。 后来,康熙因为极其欣赏弘历,甚至还将弘历接到宫中亲自教导。某种程度上,他将皇位传给雍正,与弘历的优秀有关。 雍亲王当皇帝后大封后宫,乌拉那拉氏被封为皇后,年世兰被封为贵妃,甄嬛被封为熹妃。入宫后,后宫争斗越发激烈,可甄嬛却依旧不参与宫斗,她只日日在院子里养花种草、礼礼佛。 雍正来看她,她小心服侍,雍正不来看她,她也不会难过,更不会为了让雍正来看她而刻意迎合。 值得一提的是,在后宫女子们各种宫斗被内耗时,她则一心调理身心,随着时间的流逝,其他后宫女子身体越来越差,而她的身体,却越发好了。 雍正三年,年纪轻轻的年世兰去世。雍正九年,皇后去世。四年后,即雍正十三年,雍正自己也去世了,甄嬛唯一的儿子弘历继承了皇位,他就是乾隆皇帝。 前面我们提到,甄嬛几乎将全部心力都用在了弘历身上,她如此用心教导弘历,弘历自然格外心疼母亲。 做了皇帝后,因为心疼母亲常年都被困在自己的院子里,乾隆一得空就带着母亲到处旅游。根据史书记载,甄嬛一生下江南达到了四次,五台山和泰山也去了三次,沈阳去了两次,承德避暑山庄去了二十九次。而且每次出游时间,竟都达到了一个月到半年不等。 可以说,甄嬛几乎把祖国的大好河山都看了个遍。 乾隆为了让母亲晚年舒服,还为她修建了寿康宫。甄嬛60岁生日时,他又建了一个颐和园给她做礼物。甄嬛70大寿,乾隆为她建造了一万尊佛像的小西天。甄嬛80 岁大寿时,年已60岁的乾隆还穿着戏服跳舞逗母亲开心。 甄嬛最终在86岁那年寿终正寝,她弥留之际,乾隆把眼睛都哭肿了。甄嬛见了后,欣慰地安慰儿子说:“有你这么孝顺的儿子,让我享尽了世间的福,我这辈子不白活。” 甄嬛去世后,乾隆又用三千两黄金打造了金发塔来储存甄嬛生前梳下的头发,以此来彰显她的福气。 甄嬛死后,乾隆专门为她建造了太后陵,这样一来,她就可以一人独享整个地宫了。如此福气,在中国历史上,当真绝无仅有。 可叹,因为甄嬛一生不争宠且从未得宠,与她同时入宫的女人都曾笑话她,并因此而欺负她。可最终她笑到最后,恰是因为她从不争宠。 可叹,众宫人笑甄嬛不争宠是傻,而她却反笑她们争宠是看不穿。 回头看,甄嬛颇有点像现代穿越过去的女子,若非穿越,她怎能如此透彻地看懂“内耗”,并坚持一生不内耗,让自己成为“史上最有福气的女子”呢? 图为甄嬛真实画像

0 阅读:158

评论列表

Vim

Vim

1
2024-07-02 21:54

她是有一个好儿子

李满谈过去

李满谈过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