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9月,晋军旅长姜玉贞接到阎锡山让他开赴抗日前线的命令,他的妻子刚病逝,

叨叨小科天下事 2024-07-02 17:50:10

1937年9月,晋军旅长姜玉贞接到阎锡山让他开赴抗日前线的命令,他的妻子刚病逝,留下三个年幼的子女,母亲年老体弱,全家正处于困难悲痛之中。   ( 信息来源:2018-04-01 山东省情网 —— 姜玉贞)   山东菏泽,一片英雄辈出的热土,1894年姜玉贞呱呱坠地,他出身贫寒,父亲早逝,母亲含辛茹苦将他抚养成人。   少年姜玉贞胸怀报国之志,立誓要建功立业,1913年,他毅然告别母亲,投笔从戎,开启了他传奇的军旅生涯。   在部队中,姜玉贞勤学苦练,军事技能突飞猛进,他性格耿直,待人真诚,深得士兵爱戴,每次冲锋陷阵,他总是率先垂范,身先士卒。   北伐战争中,他英勇善战,屡立战功,迅速从排长升至团长,在1930年的中原大战中,姜玉贞肺部中弹负伤,手术切除一侧肺叶,但他初愈即投入战斗。   1934年,他升任晋绥军66军196旅旅长,次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英武之名,渐响军中。   1937年,日寇铁蹄南下,山西告急。   9月,196旅接到开赴前线的急令,此时,姜玉贞妻子病逝,年迈的母亲和年幼的孩子无人照料,全家陷入悲痛,但姜玉贞深知,国难当头,军人应以身许国,他强忍悲痛,向母亲告别,率部开赴前线。   临行前,他对母亲说:“儿若战死沙场,便葬在故乡,好与亡妻合葬,”母亲含泪送别,嘱咐他“忠孝不能两全,此去应以国为重”。   姜玉贞率部匆匆赶到原平,接到了阎锡山将军“死守原平七日”的军令,他斩钉截铁回电:“若达不成任务,誓与原平共存亡!”随即,他率部修筑工事,严阵以待。   10月1日,日军分三路包围原平,凭借优势兵力疯狂进攻,姜玉贞亲自指挥,率部浴血奋战,激战中,他身先士卒,屡屡冲锋在前,激励士气。日军伤亡惨重,数次进攻皆被击退。   战斗异常惨烈,196旅伤亡不断增加,为保存实力,姜玉贞下令部队撤入城内,负隅顽抗,日军飞机、大炮轮番轰炸,城墙被炸开缺口。姜玉贞率部死守缺口,誓与城共存亡。   七日期满,上级命令再守三日,姜玉贞召集将士誓师:“就是粉身碎骨,也要完成任务!”   10月10日,城破,日军长驱直入,姜玉贞率残部在街巷间殊死搏斗,战至黄昏,全旅仅剩五六百人。   十日期满,姜玉贞下令突围,他断后掩护,左腿被炮弹击中,伤势严重,部下要背他撤离,他坚决拒绝,命令全体撤退,部下含泪而别,他独自留在阵地,昏迷于血泊之中,日军发现了他,在他腹部刺了数刀,割下了他的头颅。   姜玉贞,以43岁的年轻生命,谱写了一曲视死如归的悲壮凯歌。   原平之战,196旅五千余人,牺牲殆尽,但他们以血肉之躯,阻挡了日军南下的铁蹄,为中国军队赢得了宝贵的时间,使得忻口战役得以准备,最终取得歼敌万余的辉煌战果,姜玉贞以身殉国,舍身取义,用生命捍卫了民族的尊严。   姜玉贞殉国后,举国悲恸,新闻媒体争相报道他的英雄事迹,各地民众自发举行公祭仪式。国民政府追授他陆军中将军衔,并将196旅誉为“荣誉旅”,1969年,他被追认为革命烈士,2014年,他被列入第一批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   “精忠报国”四个字,是姜玉贞一生的真实写照,他虽出身贫寒,但胸怀家国,立志报效祖国。他虽官至少将,却始终冲锋在前,视士兵如手足。   面对家国存亡的危急关头,他毅然挥别妻儿,奔赴沙场,面对强敌的疯狂进攻,他宁可战死,也绝不后退半步,他用自己的热血,换来了民族的希望,他用自己的生命,点燃了抗战的烽火。   如今,硝烟已散,英雄已逝,但姜玉贞的精神永存,他的英勇善战,他的视死如归,他的舍生忘死,都化作了中华儿女的民族脊梁,凝聚成了中国人民抵御外敌的钢铁长城。

0 阅读:216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