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战败后,曾是纳粹党员的约翰·拉贝生活十分困难,每天只能吃野草、野蘑菇汤维生。

老闫聊史 2024-07-02 14:46:11

德国战败后,曾是纳粹党员的约翰·拉贝生活十分困难,每天只能吃野草、野蘑菇汤维生。谁料当他的遭遇传到南京后,南京市政府立即组织成立救助拉贝劝募委员会,没几日便募得1亿元,按市价2000美元汇至德国援助约翰·拉贝。   1908年,拉贝第一次来到北京,彼时的中国正处于风雨飘摇的年代,但这片古老土地的文化和历史令他陶醉,让他下定决心留在这里生活。   1931年,拉贝被公司调任至南京,这座历史名城给他留下了美好的第一印象,他期盼着能在这里度过平静安详的岁月,然而命运却跟他开了一个残酷的玩笑。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的一声枪响,打破了中国大地的宁静,也彻底粉碎了拉贝平静生活的梦想。   南京作为当时的首都,不可避免地成为了战争的目标,随着战火蔓延,南京城内人心惶惶,外国侨民纷纷选择撤离。   然而望着凶恶的侵略者和无助的中国百姓,拉贝做出了一个令人敬佩的决定:他选择留下来。   “我在这儿待了这么多年,要我如何离开?”拉贝的这句话,掷地有声,回荡在历史的长河中,也彰显着一位国际友人的高尚情操。   为了保护南京当地无辜的生命,拉贝将自己的住所改造成庇护所,并在住所上方挂起了万字旗。   那时德国与日本是盟友,拉贝希望利用自己德国纳粹党的身份,为中国百姓争取一线生机。   一开始,拉贝的住所只收留了十几位邻居和朋友,但随着战火的蔓延,越来越多无家可归的中国百姓涌向这里,寻求庇护。   拉贝来者不拒,敞开大门,接纳了这些惊慌失措的难民。他的家,从一个温馨的住所,逐渐变成了一座“难民营”。   最多的时候,这里容纳了600多名难民,其中包括老人、妇女和孩子。   拉贝深知,仅凭一己之力,无法拯救更多的人,于是他联合了其他留在南京的外国友人,积极奔走呼吁,最终促成了南京安全区的建立。   在他的努力下,20多万名中国难民在安全区内找到了暂时的庇护所,免于日军的屠戮。   为了保障大家的基本生活,拉贝倾尽所有,他拿出自己三十年来存下的薪资购买粮食和药品,并且一次又一次地与日军交涉,警告他们远离此处。   每当日军准备硬来,他就指着自己胸前的纳粹党徽,义正言辞地警告日军:“这里是安全区,受到国际公约的保护!你们胆敢轻举妄动,就是在挑战德国的尊严!”   在那个黑暗的年代,拉贝如同黑暗中的一盏明灯,给绝望的人们带来希望和温暖。他不仅是一位庇护者,更是一位记录者,他亲眼目睹了日军在南京城内犯下的种种暴行,并将这些暴行详细地记录在自己的日记中。   1938年2月,在日方不断的施压下,拉贝被迫离开南京,返回德国。   返回自己的国家后,拉贝并没有忘记自己在南京的经历,也没有放弃对和平的追求。他四处宣传演讲,向世人揭露日军在南京犯下的滔天罪行。他还将自己的日记整理成报告,递交给希特勒,希望他能出面阻止日本。   可惜的是,他的行为不仅没有得到德国政府的支持,反而遭到了当局的迫害,被关进监狱。出狱后的拉贝生活困难,最终因贫穷流浪四方。   1948年,战败后的德国挣扎在温饱线上,这让拉贝的生活更加穷困潦倒。就在这时,一封来自遥远东方的汇款单,让拉贝一家重新燃起了希望的火光。   原来,南京人民并没有忘记这位曾经的恩人。当得知拉贝在德国的遭遇后,南京市民自发组织起来,为他捐款。   没过几天,市民们就筹集了两千刀,汇往德国——这笔钱在当时可不是一个小数目,可以供一个德国家庭生活一两年。   拉贝激动地接过汇款单,老泪纵横,他怎么也没想到,在自己最落魄的时候,那些他曾经帮助过的中国人民也向他伸出了援助之手。   南京对拉贝的回馈远不止此,从这年6月开始,每个月,他都能收到从南京寄来的包裹,里面装满了食物、衣物和药品等生活必需。   1950年1月5日,拉贝因病去世,享年68岁。他虽然离开了人世,但他的人道主义精神和中德两国人民的友谊却永远留存。   后来又过了几十年,拉贝的外孙女将他生前的日记捐赠给了南京,同年,拉贝的墓碑也被迁至南京,安放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的纪念园内。   约翰·拉贝,这位平凡而又伟大的德国人,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人性的光辉和国际友谊的真谛,他的故事感动了无数人。   历史不会忘记,南京人民不会忘记,这位永远的“南京之友”。他的精神将激励着我们,为建设一个和平、美好的世界而不断努力! 参考资料: 有朋自远方来丨“中国辛德勒”之孙托马斯·拉贝:家族与中国结缘115年,第四代也会中文-红星新闻2023-09-10 好人约翰·拉贝-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 后记:约翰·拉贝--一个伟大的德国人-人民网

0 阅读:370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