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子]1977年,上海“高考状元”袁钧瑛,公费赴美留学后却选择不回国,甚至改换

柳淮蕊 2024-07-01 21:14:28

[兔子]1977年,上海“高考状元”袁钧瑛,公费赴美留学后却选择不回国,甚至改换国籍,可到了晚年她却又执意要带着全部积蓄重返中国…… 在科学的殿堂里,有一位华裔女科学家的身影格外耀眼。她就是袁钧瑛,一位在细胞凋亡研究领域做出开创性贡献的科学家。 1977年,袁钧瑛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复旦大学,开启了她的学术之路。在复旦大学,袁钧瑛选择了生物化学专业,这个选择与她祖父的教导不无关系。 祖父曾告诉她,生物适合女孩子,化学是方向,于是她将两者结合,为日后的研究方向埋下了伏笔。 1982年,袁钧瑛从复旦大学毕业,恰逢中美联合培养生物化学类研究生计划(CUSBEA)启动。 这个项目为中国学子提供了一个难得的机会,可以到美国顶尖大学深造。袁钧瑛抓住了这个机会,成为了首届CUSBEA的博士生,前往哈佛大学深造。 初到美国,袁钧瑛面临的不仅是学术上的挑战,还有生活上的适应。她回忆起刚到波士顿时,因为不习惯美国的饮食,曾经靠着一盘水果度过了三天。这段经历虽然艰难,但也让她更加珍惜学习的机会,激发了她更强烈的求知欲。 在哈佛大学,袁钧瑛遇到了改变她一生的研究方向——细胞死亡。当时,这个领域还鲜为人知,但袁钧瑛敏锐地意识到了它的重要性。她的博士导师保罗·帕德森教授给予了她极大的支持,鼓励她深入研究这个领域。 1989年,袁钧瑛博士毕业时,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发现:世界上第一个控制细胞死亡的分子机器。这个发现为她的导师罗伯特·霍维茨2002年获得诺贝尔奖奠定了重要基础。且首次展示了细胞可以主动控制自己的死亡,是一种特殊的自杀形式。 然而当时科学界对线虫细胞死亡基因的发现存在严重争议,许多人质疑,线虫只有900多个细胞,而哺乳动物和人的细胞要多得多,线虫细胞死亡基理的发现对哺乳动物和人来说究竟有没有价值? 面对这些质疑,袁钧瑛并没有退缩,反而更加坚定了继续研究的决心。1990年,年仅32岁的袁钧瑛在哈佛大学麻省总医院建立了独立实验室。 通常科学家需要经过博士后阶段才能建立自己的实验室,袁钧瑛抓住这个机会,带领团队继续深入研究细胞凋亡机制。 在接下来的几年里,袁钧瑛领导的实验室发现了哺乳动物调控细胞凋亡的基因,并先后在国际顶级学术期刊《细胞》和《科学》上发表论文。 不仅证实了线虫细胞死亡机理在哺乳动物中也适用,还为理解人类疾病提供了新的视角。袁钧瑛的研究成果引起了科学界的广泛关注,1996年,她成为哈佛医学院的副教授。仅仅四年后,她就升为哈佛大学医学院的终身教授,成为该院第一位亚裔女性正教授。 袁钧瑛的研究并未止步于细胞凋亡,她还创造了"细胞程序性坏死"这一概念,并领导团队发现了细胞程序性坏死机理。他们还开发了一种小分子抑制剂,可以非常有效地抑制细胞程序性坏死。 这些发现揭示了细胞程序性坏死与多种疾病中细胞死亡和炎症的关系,包括缺血再灌注损伤、急性与慢性炎症引起的肝损伤、阿尔兹海默症、老年性黄斑变性、青光眼等。 2017年,她当选为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成为当年唯一一位出生于中国大陆的当选院士。这些荣誉不仅是对她个人成就的肯定,也彰显了华人科学家在国际舞台上的影响力。 然而袁钧瑛并没有因为在美国取得的成就而忘记自己的根,2012年,她接受了中国组织部的邀请,领衔组建了中国科学院生物与化学交叉研究中心,并出任中心主任。袁钧瑛致力于将她在哈佛大学积累的科研经验和先进理念带到中国。 她希望能够在这里营造出类似哈佛神经生物系的学习研究氛围,让来自世界各地顶级实验室的年轻人能够在这里碰撞思维,激发创新的火花。她的目标是培养新一代的中国科学家,帮助他们尽快赶上世界先进水平。 2020年,袁钧瑛做出了一个重大决定:全职回到中国。当初选择留在美国也是不得已而为之,那时是为了科学,如果不换国籍,美国也不放心让接触高科技,但是学成之后就是为了建设祖国,为了心中的那份梦想,可想而知袁钧瑛当时顶着别人的不解走的是怎样艰难。 在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她领导着一个年轻而充满活力的团队。尽管已经66岁,但袁钧瑛依然活跃在科研一线,为中国的生物研究领域注入新的能量。 信息来源 上观新闻,2023-09-09,《世界细胞死亡领域开拓者袁钧瑛:全职回到中国,希望做出更大突破》 仪器信息网,2017-08-24,《袁钧瑛——从上海女孩到美国院士》

0 阅读: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