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一名哈工大的学生一时嘴馋,就跑到食堂吃了一顿红烧肉,却没承想,这不

忆柳娱乐 2024-07-01 16:37:34

1950年,一名哈工大的学生一时嘴馋,就跑到食堂吃了一顿红烧肉,却没承想, 这不仅改变了他的命运,后来更是被钱学森点名要走,让他担负国家重任。   真实信源:红色文化网2023.4.8——他因一顿红烧肉与航天结缘,勇攀科技高峰创造奇迹!   1950年的元宵节,哈尔滨工业大学的食堂弥漫着红烧肉特有的香气,这是学校为庆祝节日特意准备的。   对于当时还是预科班学生的孙家栋来说,这可是个难得解馋的机会。他本来打算吃完这顿,就去姐姐家过节,结果这碗红烧肉却让他彻底改变了主意。   就在孙家栋大快朵颐的时候,学校领导来到了食堂,宣布了一件大事: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要来学校招收飞行员!   听到消息的学生们都沸腾了,孙家栋也不例外,他毫不犹豫地报了名。经过层层选拔,孙家栋凭借着优异的身体素质和过硬的政治素质,如愿成为了一名空军航空学校的学生。   1951年,他被选派到苏联茹科夫斯基空军工程学院深造,在苏联,孙家栋见识到了中国与发达国家在科技领域的巨大差距,也更加坚定了学习先进技术、报效祖国的决心。 由于俄语基础好,他还被教官选为翻译,这也让他在学习过程中受益匪浅。   凭借着这股拼劲儿,孙家栋连续七年考试门门满分,最终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并获得了苏联授予优秀学生的最高荣誉——“斯大林奖章”。   手握“斯大林奖章”,意味着孙家栋可以在苏联找到一份待遇优厚的工作,但他毅然选择了回国。“祖国需要我,我要回去!”这是他内心最坚定的信念。 回国后,他并没有如愿进入空军部队,而是被分配到了一个全新的领域——导弹研究。因为当时中苏关系恶化,苏联撤走了大批专家,中国的导弹研究一度陷入困境。   面对这个全新的挑战,孙家栋没有丝毫犹豫。他说:“国家需要,我就去做!”   孙家栋进入了由钱学森领导的国防部五院,开始了他的导弹研制生涯。从航空到航天,专业跨度不可谓不大,但孙家栋并没有被困难吓倒。 他虚心向钱学森等老专家学习,从最基础的知识学起,很快便成长为一名优秀的导弹专家。   在导弹领域辛勤耕耘了9年后,一个新的挑战摆在了孙家栋面前。1967年,钱学森点名让他担任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的设计总负责人。   “卫星?我都没见过,怎么设计?”面对这个全新的领域,孙家栋心里也没底。但他深知这项任务的重要性,只能硬着头皮接了下来。   没有经验可以借鉴,没有现成的技术可以依靠,孙家栋带领着一支平均年龄不到30岁的团队,开始了“东方红一号”的研制工作。   他们夜以继日地工作,攻克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关。为了保证卫星的可靠性,孙家栋还制定了一条严格的规定:电子元器件一旦出现问题,同批次的所有零件一律不用! 这条规定看似“浪费”,但却大大降低了卫星出现故障的概率。   1970年4月24日,“东方红一号”卫星在万众瞩目中发射升空,并成功进入预定轨道。当《东方红》的乐曲从遥远的太空传回地球时,整个中国都沸腾了!   时间来到21世纪,年过花甲的孙家栋再次披挂上阵,担任了中国北斗导航系统总设计师。这一次,他要带领中国航天人挑战的,是世界导航领域的最高峰。   要建成一个能够覆盖全球的卫星导航系统,谈何容易! 面对西方国家的技术封锁和种种质疑,孙家栋坚定地说:“北斗系统,我们一定要自己做,而且要做得比他们更好!”   在孙家栋的带领下,中国航天人又一次展现出了“两弹一星”精神,克服了重重困难,突破了一系列关键技术,成功研制并发射了北斗导航卫星系统。   孙家栋的故事,是几代中国航天人的缩影,也是中国科技发展史上的一个生动注脚。他的精神,将永远激励着我们!

0 阅读: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