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时候复盘一下这个高三了—做得好的

一只猫大宝 2024-07-01 00:50:15
(一般图片就表现我这一阶段最勤刷的人物,这个高三我主要是醉心玲娜贝儿,这个暑假我有了新的爱人) 用两个笔记做总述,说说做得好的和不好的,详细复习策略后续逐次跟上。 1.结构化进一步精进,以”自然地理”、”人文-人口交通城市”、”资源和环境”、”区域发展”四个内容模块为横线,以“因地制宜”、“区域关联”、“国家安全”三个思想为纵线,讲透了地理的核心内容—“人地关系”。用十几张知识结构图包含了高中全部的知识,大概念已经大得不能再大了,比如以”资源”为主题串联起几册书中全部资源相关的内容。第一轮复习就直接拉到这个高度,不再迂回地“由点到面”。 2.做了有用的资料。把知识的结构、逻辑、细节全部手敲出来(基本就是课堂实录了),加一起有将近10万字,在第二学期发给学生。不仅省去了记笔记的时间,而且学生使用起来可以自主分层。头部学生,可以反复推敲,批判性接纳的同时提升认知。中后部的学生,则可以“书读百遍,其义自现”。 3.最关键的,重组教材内容,讲述逻辑不再是“教材是怎么组织内容的”,而是“人类在地球上讨生活”的发生发展到底应该是怎样的。第1点提到的以“资源”为主题的讲述,其实就是在讲清楚人类利用资源的底层逻辑。学生也在地球上生活了十好几年了,有基本的地球公民的逻辑,就顺着这个逻辑把教材内容融合进去,在学生的基底认知体系里填充好地理思维,学习就自然而然发生了。我个人是不赞成把教材体系直接塞给学生,学生学习只是因为这是教材的第三章第二节,而不是因为这是作为地球公民本来就应该习得的,这样的学习学生get不到价值和乐趣。我在高三复习课上经常说:“地理课,哪怕是高三的地理课,最重要的也是’了解地球、掌握人类和地球理想的相处模式‘,这是地球人的基本技能,也是地理人的看家本领,高考只是顺带的。学生做季风的题做错了,我会说:“你们出这个错,往小了说高考扣分,往大了说作为东亚人民,你们居然无视生存发展最基本的地理背景之一呀”。一次两次这么说学生觉得我在开玩笑,还哈哈乐。说的多了,学生不笑了,他们在慢慢接纳这个观点。 我不敢说这套策略有什么神奇效果,但至少从历次阶段性考试的结果来看,没有耽误学生。也期待同行探讨。
0 阅读:0
评论列表
  • 2024-07-02 14:46

    跟着猫老师有知识学

  • 2024-07-02 15:06

    猫老师说的太好,读大学的时候经常听理科的同学说学地理有什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