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和阅历

四季之爱 2024-06-30 00:14:49
经历就是自己碰到的事情,从小长大工作,结婚生孩子,每个人几乎都要经历这个时间的过程。但是有经历的人不一定有阅历,因为她可能经历的都是社会上要求经历的,也就是按部就班,循规蹈矩。她也会认为谁都是这样过的,也应该必须这么过,如果从社会新闻中看到了某个人的不那么“规矩”的行为,她就会鄙视、嘲笑和遗忘。她觉得自己是好的,安全的,随大流的,努力在克制自己的其他任何不良想法,让自己总是处于一种“应该”的思想中。比如“我希望我的小孩好好地长大,学习好,工作好,再结婚生孩子延续自己,这有什么问题吗?”,还有贤妻良母、孝敬长辈等等传统美德大部分都是必须遵守的。 但是即使简单到让自己小孩好好长大这种想法其实也总是会被生活给摩擦,因为小孩毕竟是一个独立的人,你没办法控制他应该怎么长。所以很多人的第一个生命课题就是在培养小孩身上碰到的挫败。其实小孩根本就是一个很简单的事情,难的远远不在这里,而是在自己身上。 如果一个人总是觉得是外在的因素造成了自己的不舒适,那么可以说她没有任何“阅历”。因为有阅历的人知道“三分天注定”,一个人可以控制的事情太少了。其实从经历是可以成长为阅历的,但是是否她愿意自己去发现呢?只有看到了自己,才可能产生阅历。看自己,看世界,从小孩看到自己,从老公看到自己,从社会的黑暗面也可以看到自己,看到自己的自私和欲望,看到自己长期以来所谓的循规蹈矩地做个好人,并没有好的结果,只是不断地增加了自己对世界的控制,从身边的亲人开始到亲人的反抗和离去。似乎一切的结局都和自己最初预想的相反。 这时候应该反思的是别人吗,是社会和这个世界吗?还是应该看到自己最初的“善意”的想法下蕴含的暴力呢?所以人们要做的第一步就是看到自己的原生欲望,和动物一样的那些部分,然后才能逐步上升到超过简单化线性、片面思维的人性层面的思维,也就是整体性的思维,非对立的思维。这个过程只有通过不断地触碰自己在冲突中的真实体验,欲望和限制的不断摩擦,打磨自己那个总是在被打扮得光鲜亮丽的自我。于是,那个厚重的“我”的壳才可能逐步软化,而内在的光伴随着腐朽的伦理道德的崩塌才会照亮自己和身边的一切。 循规蹈矩地让自己总是活在一个狭小的沟壑中,是不可能看到更多真实的,只能靠不断地指责那些已经离开这个小沟渠的人来获得一些掩盖自己的失落感的正义感。虽然活在外面的人也许还总会受到挫败,但是毕竟那才能称得上“生活”——有阅历的生命。
0 阅读:0
评论列表
  • 2024-07-01 20:05

    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不要拘束于外在的壳子里,知行合一,心口一致,不做拧巴的人。回归自己的内心,而不是把重心放在老公,孩子,亲人,和自己有关系的人,不扮演别人眼中的自己,或者说社会赋予不同角色的你。想清楚,你是你,你想要什么,生活是给自己活的(个人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