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尔浒之战,开启了中国古代兵力写实的先河。在萨尔浒之前,打个仗20万大军起步,50万大军家常便饭。
大名鼎鼎的土木堡之变,史书记载明军50万,实际明军到底多少人,谁也不知道。
但是萨尔浒就很写实了,史书记载明军9万,号称47万,后金军6万。幸亏史官把明军9万写的清清楚楚,不然现在传下来的版本肯定是6万后金军3天之内打破47万明军,这事想想就离谱…
而萨尔浒之战这种决定世界数一数二强国国运的大决战,才出动了不到10万人。由此见古代那种动不动50万、80万的是有多唬人了…
萨尔浒之战,开启了中国古代兵力写实的先河。在萨尔浒之前,打个仗20万大军起步,50万大军家常便饭。
大名鼎鼎的土木堡之变,史书记载明军50万,实际明军到底多少人,谁也不知道。
但是萨尔浒就很写实了,史书记载明军9万,号称47万,后金军6万。幸亏史官把明军9万写的清清楚楚,不然现在传下来的版本肯定是6万后金军3天之内打破47万明军,这事想想就离谱…
而萨尔浒之战这种决定世界数一数二强国国运的大决战,才出动了不到10万人。由此见古代那种动不动50万、80万的是有多唬人了…
不是唬人,是以前把后勤运送粮草辎重的民夫也计算在内了
明军是九万不假,但还有一万多朝鲜军队也参与了此次战争,再加上北关叶赫,实际兵力绝对有老汗王三倍以上。
毛文龙给朝廷的塘报里定的战果,光是用地雷炸死的后金军就超过七万了。这种东西肯定是有很大水分的,后金怕是死绝了也没有这么多数量的青壮年。
我记得中国古代差距最大的是不是辽国耶律延禧七十万打金完颜阿骨打几千人来
一个兵后面七八个后勤,全算上差不多了
大凌河战役投降的明军后代妥妥的是铁杆庄稼。说实话,少数民族政权的信誉度要高于汉人政权。
出了关是骑兵的天下,步兵辅助。关内有城防,骑兵机动性会被约束,只能掠夺,强攻不下。
必须虚报啊,因为有吃空饷和吃空额,明朝最严重的时候一半都是空额,辽东一直打不赢这就是关键问题之一,皇帝以为出了很多兵,实际才一半,严重影响高层的决策判断
战国白起坑杀40万赵军真不敢相信也敢写也有人敢信!40万啊!一天吃喝拉撒多少粮食
林冲八十万禁军大教头…
中国古代史关于兵马数量的记载最不可靠!要么像《三国志》那样不说数量,要么就像前秦淝水之战那样夸张到80多万!虚虚实实真真假假根本无从考证!
把后勤辎重征用的民夫也算进去了,不行啊[呲牙笑]
去北境苦寒之地打仗带几十万人!后勤需要两百万人,这两百多万人去那里吃啥呢?想想都不可能,除了隋炀帝那个莽夫动不动征召数百万人军队和民夫不把人民当人看,谁都不会这样做
清八旗,分正兵,辅兵和家奴,军队只给正兵全薪辅兵半薪,家奴不给,由正兵养,三个人只算一个半人,6万人实际9万人
清没有那么多人
小编9w是编制战兵,保障这些战兵后勤人员一般是编制的一到两倍,古代王朝出征随征后勤的人也算兵员。
都是吹牛逼[呲牙笑]
三人抓一个炮兵营不是更写实
9万军队,辅兵14万多人,加起来23万多人,号称要倍一下,就成了47万。实际的9万军队一半吃空饷,辅兵人数是够的,打顺风仗还是可以的,前面军队一败,后面辅兵就跑。
因为以前的兵力记载是把后勤军队算进去的,一个战兵起码要5-10个辅兵或者民夫保障后勤。
你在哪个史书看的?清军他出得起‘万?3万顶天
平叛战而已。这场战争是明朝平定地方将领(努尔哈赤)的叛乱。然而明朝惨败!一 轻敌 二 供给,兵力不足 三 兵员集结时间,训练不充分,准备时间不足。四 敌情侦查,情报衔接烂。 五 明朝官员对与这战场战争的态度。。。。。。
杨镐太迷之自信了,还想兵分多路合围,结果被努尔哈赤的机动性打成马宝国
以前我们生产队和别的队争水打架,一下出动30%的人,有时一半的人,不过两三天时间。
萨尔浒用后来的观点是转折点,但当时只是一场边境冲突
虽然后金军兵少,但是明军作战计划刚出北京还没到前线时,后金努尔哈赤就知道了,据说每一路明军集结出发的时辰都有人汇报给努尔哈赤,等于后金开了全图跟明军打。
后金军至少8万,所有能打的男子都动员了。明军一路逃了,三路失败
[捂脸哭]无论是当时还是现在,这可不是什么国运之战…
就是,古代路都没有,全是小道,几十万人,从第一个人走到最后一个人,怕是几天几夜
前线九万,后方就需要几十万人上百万人支撑
古代打仗需要很多民夫的
冷兵器时代是靠人头堆起来的,正常。
大清统治垫定了现代版图
儒生不在乎数据准确性,其在乎对帝王的教育和对个人品德的评判。文化侧重点不同,正常
以前的8万大军,十几万民夫后勤,就敢号称80万大军[哭笑不得]
你质疑我朝的军队含水分大。同时期。欧洲日本都是村斗[赞]
后勤如果加上就差不多了
一直很纳闷,为何秦赵长平之战,双方都能出动几十万人,到了清朝,反而出不了那么多人呢?像英法联军兵临北京城下,咸丰帝面临着生死关头,但他竭尽全力,投入的抵抗兵力也不过两三万人。为何清廷就投入不了十几万、几十万兵力呢?假如它能做到的话,英法还能攻破京城么?
朝鲜的动员能力看起来还不错。也能出兵一万多。。
算上后勤,再加上下面的吃点空饷,差不多几十万
农民工运输工都算进去了
打仗还有后勤,没脑子的才只算士兵数
我也觉得古代那种动辄几十万人混战数量水分太大了。交通通讯落后,根本管理不过来。比如三国的三个国家每个才几百万人,能抽出几十万人太恐怖了[滑稽笑]
古代是整个族群整体都是战斗成员,80万人就是所有的人算一起
古代人更少
当兵不发工资,这tm还想让人卖命?
吃空饷呗,明中晚期最盛
中国人吹牛逼是遗传基因,飞流直下三千尺,桃花潭水深千尺,白发三千丈,方七百里,高万仞……
从明中后期开始,打仗就是东拼西凑几万了人,十几万的战事少见了
长平之战估计双方兵力一共十几万。
反正明政府8年在辽东被灭30万精锐,后来袁崇焕上台才多次击败后金。再后来袁崇焕被皇帝凌迟处死……然后的然后,明亡了,天下百姓被屠杀
兵制不同,职业军人肯定养不起那么多,但唐之前是全民皆兵的,数量肯定比职业军人多
辅兵民伕算上,就有50万了!
百万大军遮天蔽日[得瑟]
后勤也要算进去啊,九万军队后勤最少也要几十万
古代以一当十,近现代有一说一。
看古代打仗还是看日本拍的,那个真实一点
此战后,大明只剩吊瓶子续命。
战斗力不行,不然一路就够了
土木堡史书记载不是才20万吗?
明朝以前是全民皆兵制兵多正常,明清两朝是职业兵肯定没那么多了,按你说的三大战役,渡江战役也造假?
土木堡之变,皇帝御驾亲征就只带了九万人?想想也觉得不靠谱
其实正常,汉武帝和匈奴决战,举国之力也只能凑出十万骑兵,为了保障这十万骑兵后勤部队达到五十万,汉武帝完全可以宣传出动六十万大军。
八旗不会超过三万,明军不会低于十万。光朝鲜就出兵一万到两万。
萨尔浒明军9万加朝鲜一万和叶赫一万十一万大军号称47万,努尔哈赤没完全统一海西女真和野人女真兵力很可能不满8旗差不多四五万人,到宁锦之战就有满编8旗6万人号称13万
在古代那种信息传递速度上,一次战役通过令旗鼓号最多能指挥五万人,还必须保证这五万人都是在战阵方面有一定训练的。否则如果只是两方对阵的场景,人越多古代那种指挥只会越乱。
萨尔浒是包夹之弑,土木堡刚好沿路绘个弯,贪吃蛇么,反正粘上就死,然后还停了
所以,刘秀的神仙仗有多大水分?
二战时期德国四百万就已经把国内青壮年抽空了,打了十年,国内就已经崩溃了
不虚报,怎么吃空饷?
不一定哦,你出多少兵得看对方有多少。
古人是一兵三后勤,所以八十万赵人,可能只有6到8八士兵,其他都是后勤保障人员。
汉唐旧制,夸张十倍,以震慑群小
可能是把辎重部队和民夫也算在内。要是守城,就把城里的老百姓也都算在内
抛开具体实际情况,说啥都是扯淡 !!!
加上后勤的叭?
战兵都需要后勤人员养护的,比如运送粮草辎重的民夫,喂养战马的马夫,做饭的伙夫,他们都不算战斗人员,却属于随军人员。
平面战争,100万人拉成直线有1000公里,排成方阵得有几平方公里,走三步就全乱了。
所以说尽信书不如不信书,看看就好,别太较真。
号称50万,其中,5万正规军,45万民夫。
古代算人马一般把战兵辅兵民夫之类的全算上的,一般一战兵三辅兵,民夫不计数。萨尔浒算是家门口打仗,只算了战兵。
腐败的明军,就是有一百万人都白费。没人给他们卖命了。
以前说什么几十万大军也没有错,因为算上了辎重部队!辎重部队一般都是真正能打仗的部队的好几倍甚至10倍!50万大军,能有10万用于打仗就已经很不错了
古代文人大多不识数,光会诗词歌赋!
如果明军才九万,那被六万逐个击破是活该!
兵力分散而被各个击破是败因
印缅古代战争记录更离谱,动辄出兵数千万,歼敌上亿!
不要说以前了,就是今天,你从各地集合80万军队和装备,都得很多天。古代能集合八万军队都算牛逼的了
加上其他两家联军一起12万人还是有的,不过正真能列阵而战的估计一万多点吧,其他都是乞丐而已
[狗头]所谓的兵力记载都是听的评书演义 有几个人看史书的
真正能用到战场上的也就十万八万左右,动凱几十万那是吓唬对手。所以白起坑杀四十万赵军那真的是后人黑白起,一夜之间四十万 ,用中国近代苦难深重日子南京大屠杀,前后用了三个月的三十万,要知道这是热兵器时代而不是冷兵器时代。
白起坑杀40万赵军~可见文人有多假
明朝的军事体制,也是奇葩!文官是统帅,太监是监军。而有作战经验的将领,往往只能冲锋陷阵,而没有决策权。
人数多少靠后勤,劳师远征,基本上没有超过10万的,距离越远投送能力越弱。 西汉 漠北之战,战兵也就10万,霍去病伐河西走廊,2万人。 刘秀昆阳之战,几千军队。 赤壁之战,周瑜帅军三万。 咋了,以前2万,3万就不是写实,到了明清就是写实了
满清属于新生郑权,八旗制度能够很好的调动军民的作战和生产积极性,而且每次军事行动基本都是以满载而归为主,因此不需要为后勤和善后做多大工作。明廷暮气沉沉,矛盾重重,ZZ上长期党争,党同伐异,经济上解决不了土地兼并问题,军事上武备荒废,士卒逃亡和欠饷兵变现象层出不穷,这样的菌队守内都很乏力,更何况是外战乎!面对越打越多的农民军和愈战愈强的清军,除了改朝换代之外,别无他法。[并不简单][并不简单][并不简单]
那解放战争,三大战役呢
满清之前一直是劫掠,是大明官军请来打击明朝各路起义的。
文明程度越高,动员能力越低,先秦几十万的大战也不是吹的,清朝动员能力低也是真的
明军怎么会输的那么惨,怎么也想不明白!
三国时期全国人口才多少人,动不动就几十万大军,不用搞生产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