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可望:拿了和皇太极一样的剧本,却兄弟阋于墙,被迫投降清朝

梨评历史 2024-06-06 15:32:53

顺治十四年(1657年)十一月,孙可望被李定国和刘文秀联合击败后,深感耻辱,一气之下跑到了长沙,打算投降清朝,借清朝之手复仇。

得知孙可望归降,顺治大喜过望,立即下诏封孙可望为义王,成为继尚可喜、孔有德、耿精忠以及吴三桂之后,第五位汉人王爷。

孙可望是张献忠养子,也是大西国未来的继承人

除此之外,顺治还专门派礼部尚书前往长沙进行册封,等孙可望前往北京后,又为其举办了相当隆重的迎接仪式,安排简亲王济度、硕安亲王岳东带着一帮高官显爵出城迎接。

次日,顺治帝又在太和殿接见孙可望,至于赏赐,更是不计其数,孙可望一下子成为清朝炙手可热的红人。

如果孙可望带着大军投降或者立下大功,这么做无可厚非,但孙可望归降的时候,身边仅有残兵五百,至于军功基本没有。

对比左梦庚和郑芝龙,一个带着二十万大军归降,一个带着福建归降,却仅获得一等精奇尼哈番(子爵)的爵位,孙可望的待遇不可谓不高,也引起很多人的不满。

洪承畴不过三等轻车都尉而已

但顺治帝心里清楚,想要灭了永历政权,非孙可望不可,如果孙可望继续留在永历政权,清朝一统天下将会遥遥无期。

换句话说,孙可望才是清朝统一天下最后一个真正对手。

如果非要对比,那么孙可望就是自李自成以后,唯一一位有反清的能力并且取得一定成绩的人,其他南明文臣武将的能力,都远远不如孙可望,包括李定国。

而且他现在的局势也比李自成时期好很多,顺治时期,清朝这边出现了严重的青黄不接,大量满清勋贵人才死于瘟疫,新生代将领还未成长起来,是反清的绝佳时期。

更何况孙可望有着所有反清势力都不具备的能力,即超强后方内政建设能力。

毕竟一个政权,如果没有可靠稳健的后方建设能力,是不会长久的,顺风局还好,一旦逆风局或者相持阶段,就会问题百出,比如努尔哈赤时期就是如此。

努尔哈赤时期的后金打仗一骑绝尘,但在稀烂的内政管理下,后金差点都快玩崩溃了,要不是皇太极摸索出一套适合满清的内政建设方法,清朝哪里还有机会入关?

从某个方面来看,孙可望拿的剧本和皇太极一样

孙可望也是如此,在张献忠阵亡人心不稳的时候,和三位义兄弟李定国、刘文秀、艾能奇组成了四将军体制,孙可望为国主,其余三人称王,暂时稳住了局面,避免李自成一死,大顺四分五裂的惨剧。

而后力排众议,纠正了张献忠末期的滥杀策略,又处死了宰相汪兆龄,挫败了其企图控制大西的阴谋。

这个局面,和努尔哈赤死后何其相似?

努尔哈赤死后,四大贝勒以皇太极为首,掌控后金政权,皇太极虽然是大汗,但三大贝勒给他磕头他还得磕回去表示尊重,地位和孙可望差不多。

而后皇太极及时纠正了努尔哈赤后期的滥杀汉人政策,稳定人心。

这么一看,孙可望拿的剧本,就和皇太极差不多。

而前期,二人发展的方向都差不多,皇太极拓展在蒙古的势力,孙可望则南下进军云南,打着为沐国公复仇的旗号,俘获了人心。

孙可望打算南下云南

但毕竟大西是反明的政权,为了拉拢南明的官绅,孙可望采用干支纪年,然后打着“共扶明室,恢复江山”的口号招揽人心,成功在云南站稳了脚跟。

而后,孙可望在云南不遗余力进行土改,又是整顿庄田,又是兴修水利,又是发展盐井等等,同时整治贪腐,短短三年,就让云南成为物阜民安的富裕之地,这番成功,连日后的吴三桂都沾了不少光。

成功控制云南

有了稳定的大后方之后,孙可望也没有忘记反清的使命,天天操练士卒,整肃军纪,练出一支强兵,最终成功在顺治八年(1651年)在湖广、四川两地,给了清朝一个小小的震撼。

这一战不仅挫败了清朝消灭云贵反清势力的野心,也让清朝元气大伤,包括两位高品亲王(尼堪和孔有德)、一位都统、一位护军统领、两位副都统等等在内的四百多位清军将领阵亡。

两蹶名王

如果继续下去,就算将满清赶走,至少可以划江而治,但可惜,孙可望的内部从来就没稳定过,这也是他为何不能复制皇太极成功的原因。

虽然和皇太极一样,孙可望一帮义兄弟总想搞事。

但皇太极有机会慢慢处理掉不服自己的莽古尔泰和阿敏,至于代善,虽然是大哥,也时不时敲打一番皇太极,但依旧在扩大清朝这个基本盘的前提下,力所能及的帮助皇太极。

但孙可望不行,孙可望虽然想搞定几位兄弟,但这个兄弟眼看玩不过孙可望,立即将孙可望拉进南明这个大坑里。

说实话, 孙可望根本不想联明,本来四将军中,艾能奇和孙可望站在一边,刘文秀随大流,唯有李定国一直不服孙可望,虽然一度和解,但人嫌恨却越来越大。

李定国

李定国不愿意做代善,刘文秀也不是莽古尔泰那么容易拿捏的,最终这两位不服气的兄弟提议联明抗清,孙可望压不住,只能被迫联明。

而一旦成为南明臣子,孙可望国主地位彻底失去了法理支持,孙可望和李定国都成为南明臣子,李定国在法理上和孙可望平起平坐了,这下子,孙可望再也没有机会成为皇太极一样的人了。

这么一来,孙可望和李定国的内讧成为必然的事情。

更要命的是,孙可望本来就没机会搞定李定国,现在又失去了法理上的支持,更办法在南明直接控制李定国,而他内政第一,但军事才能远不如李定国,这就彻底陷入了死局。

李定国能够在前线横扫清军,靠的就是孙可望在内政方面的支持,谁也离不开谁。

而好巧不巧,清朝这边派了尼堪和孔有德采用了冒险激进的打法,战败后,又进一步树立了李定国的人威望,又加剧了二人的矛盾,也让孙可望面临人生的抉择。

效忠永历帝,老老实实做永历的臣子?

看起来很不错,但孙可望一百个不乐意,初期孙可望和永历关系还不错,但没多久,永历身边臣子就诋毁和防备孙可望,孙可望要个二字王都抠抠索索不愿给。

永历帝

孙可望那个气啊,毕竟永历江山还不是靠自己撑着的?一个名义而已,都这么苛刻。

在这种情况下,孙可望只能老老实实受气,但问题是孙可望是造反出身,他能忍得了?

其次就是做曹操,永历成为附庸。

说实话,这是目前反清的唯一出路,毕竟从南明初期开始,南明战斗力就是负数,不管哪个势力和南明结合,都被拖垮,这一点,孙可望看的很清楚。

因而孙可望眼里,想要反清,只能单干,这也是初期为何极力反对联明的原因。

而后迫不得已联明,但也要以自己为主,永历彻底成为吉祥物。

这也是孙可望同意的原因,规划是没问题,但出了李定国这个变数。

李定国不愿意做代善,那么孙可望就没法当皇太极,甚至也没法当曹操,而且李定国宁愿认永历这个废物点心当老大,也不愿让能力超群的义兄孙可望当老大。

既然谈不拢,那就开打喽。

然而孙可望的军事能力又远不如李定国,一旦翻脸,注定只能败走,而李定国没了孙可望只要内政人才,一旦孙可望出走,李定国和南明的败亡就进入倒计时。

孙可望投降后,三路大军讨伐南明

所以孙可望失败后那个气啊,本质上南明就是靠他一手撑起来的,心一横,直接投降了清朝。

后人都说孙可望投降清朝,是不忠不义。

但你得看在那个角度,如果在恢复大明的角度,孙可望必然无可争议的不忠不义。

但从反清角度,那就是李定国的锅了,毕竟一个政权需要稳定,必然需要一个内政或者军事第一的人当一把手,剩下的当二把手。

但李定国自己内政不行,却又不甘心当二把手,宁愿跟随啥都不行的永历也不愿意跟随孙可望,如此一来,如何抗清?

自己本来就是反明起家的,效忠一个啥都不行且排挤自己的永历政权,那为啥不去效忠顺治呢?

这也是孙可望投降的一个重要原因。

而顺治给予孙可望高规格的待遇的原因,是他也知道,孙可望是内政人才,没了孙可望的支持,李定国和南明迟早崩溃。

况且孙可望对南明又是了如指掌,可以提供南明在西南的军事部署,甚至还有地图,这么一来,清军在西南的战事异常的顺利。

顺治十五年(1658年)二月,清军三路大军进攻云贵,仅仅一年,就覆灭了永历政权,顺利一统。

南明彻底覆灭

这么一看,顺治给孙可望的义王爵位还是非常值的,而孙可望的王爵又传了三代,一直到康熙削藩前夕,才降为公爵,而后爵位一直降袭到乾隆时期,最终到了一等轻车都尉后才彻底停袭。

从这件事可以证明,清朝对孙可望以及后人的待遇,也认可了功绩和价值,这才传了这么久,毕竟洪承畴在世的时候,只有三等轻车都尉而已。

所以,对于孙可望来说,其实后人不怎么好评价,他反清但不想复明,注定和李定国复明背道而驰,孙可望要么彻底架空南明来反清,要么投清来反明,第一条路失败后,选择了第二条路,最终毁了自己前半生的功绩。

说实话,从某方面来看,孙可望一开始拿的剧本其实和皇太极差不多,都是前任刚死,几位兄弟闹上位,然后不得不妥协。

但皇太极能靠手腕拿捏其他几位兄弟,但孙可望不行,还没搞定李定国就被拉入南明阵营,彻底失去了法理地位,而后兄弟内讧,没能当成小皇太极,最终被迫投降清朝,走上了不一样的道路。

如果反过来想想,如果当初皇太极没能解决兄弟之间的矛盾,后金会不会走上孙可望道路呢?

0 阅读: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