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末年的一天,一个衣衫褴褛的老乞丐,手拿一张3万两的汇票,来到京城一家大的票号。老乞丐是一个满脸沧桑的老婆婆,手拿的这张3万两的汇票,居然是三十年前同治年间,由张家口分店给开的,今天却来到京城票号,并和伙计发生争执。
这桩离奇的故事,至今还在京城流传着。
话说,在清朝,有一个姓陈的老头,名叫陈吴思,小名陈狗子。
早年间,他家祖上是种地的,面朝黄土背朝天,靠着老天和县太爷的心情吃饭。
但清朝初年苛捐杂税重,满人不拿汉人当人看,陈狗子一家经常吃不饱饭。
陈狗子的爹陈铁柱不乐意了,明朝末年,他在富人家帮工时,有幸跟着小少爷识了一点字,后来富人家被清朝官兵抄家,陈铁柱才回家务农。
吃过两口墨水的陈铁柱坐在田间地头寻思:这靠天靠官老爷吃饭早晚饿死,必须供孩子读书奔个前程。
于是,陈铁柱勒紧裤腰带,砸锅卖铁把陈狗子送进了私塾,先生给取名“陈吴思”,一来取父母之姓,二来取“大公无私”之意,祝愿陈狗子将来当大官,并且是个好官。
可是天不如人意,陈吴思只读了两年书陈铁柱就去世了,陈吴思姊妹多,作为老大,他只能撤学回家跟母亲一同拉扯弟妹。
但陈吴思谨记父亲遗嘱:不做官就做生意,切莫在地里把人熬死。
于是等二弟长大能帮助母亲后,陈吴思便告别了母亲踏上了从商之路。
至于做官,陈吴思从没想过,一来他做不得贪官,从小被贪官污吏的陈吴思恨透了那些人,他不允许自己变成那个样子。陈吴思明白,纵使他想永保清廉,但在淤泥中又谈何容易,因此索性就不想,直接断了这条路。
二来,他的文化学识也不够,考功名还差的远。
故而,他跋山涉水,走了很多地方,一心一意学做生意。
没钱时,陈吴思就要饭,但凡有一枚铜子,他也要想方设法买些零碎做生意。
就这样,辛苦打拼了二十年,陈吴思的生意越做越大,从最初的小摊贩成为了京城最大票号“无私票号”的东家。
陈吴思的票号有规矩:诚信经营,童叟无欺!
凭借着这八个字,陈吴思将票号开遍了全国,一时间声名四起,陈家也成为了京城内数一数二富人,一般的达官贵人都得给他三分薄面。
这故事呀,发生在陈吴思死后。
那年陈吴思82岁,因受风寒久治不愈即将撒手人寰。
陈吴思叫来儿子陈大宽,叮嘱道:“咱家票号,一定要诚信经营,童叟无欺。我死后,你肯定会有一段时间不好过,这暗流汹涌的京城背后,不知道有多少双手想扳倒咱们陈家,所以你一定要坚守这八个字,才能保证生意不倒。”
陈大宽听后,流着泪答应了父亲。
陈吴思死后,“无私票号”果然惨遭多家势力联手,陈大宽不得已,关了许多分号维持生计,老乞丐的张家口分店也在其中。
这天,京城老店来了一个特殊的客人:破衣烂衫、蓬头垢面。
大堂的伙计还以为是来要饭的,因此想给了钱打发了,却不料,老乞丐从怀中拿出一张汇票,要求兑换3万两银票。
这三万两银票,在当时也不是小数目,伙计查看了银票,发现是早已关闭的张家口分店开的。于是赶忙叫来了掌柜的。
掌柜的拿着银票左看右看,三十年时间让银票纸早已泛黄,印章若隐若现,于是为了难。
但掌柜的人也不错,他看老乞丐可怜,于是便对老乞丐说:“老人家,您这汇票时间太久,我们也不好分辨是真是假,您能说说这汇票的来历吗?”
老乞丐道:“这是我丈夫三十年前带回来的,当时他身染恶疾,到家就死了,也没个交代,我是三个月在我这破袄夹层里发现的,我听说京城有总号,所以慢慢走到这里来兑。”
掌柜的眉头紧皱,光凭着老乞丐这几句话他也不好做决定,于是道:“老妈妈,您这汇票我们也不知道是真是假,时间太久了,这样,我先给您拿上三十两银子,您先花,我们再做定夺如何?”
老乞丐知道自己人微言轻,也不敢说什么,只好答应。
恰逢陈大宽来店里常看,掌柜的忙跟他说了这件事。
陈大宽拿着银票左看右看,发现了父亲特意印的辩伪劣标志,于是对掌柜的说:“她若是个大官,你给兑不给兑?我们不能因为她是个乞丐就随便打发她。银票是真的,但三十年前的3万两,如今应拿6万两银票兑给老妈妈,并派人护送她回家。”
掌柜的听了,连忙照做。
而原本被同行势力打压得已经快要坚持不下去的“无私票号”,也因为这件事再次名声大作,人们纷纷来存钱,最终渡过了难关,经营的越来越好。
这是不是一个局
存银三万两,应有记录,票号也应有独一的号码。是否存后未取,一查即知。
做人善良诚信,天下通行
老陈家也有这么号人?我就是姓陈I的,很好。不过我就沒这么本事
[点赞][点赞][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