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军的心思和小米SUV的一些事》
这几天,小米第二台车代号MX11,也就是大家俗称的小米SUV开始密集的在媒体圈里曝光,011、219、220等代号的伪装车也频繁的出现在大家面前,图片和视频都有的情况下,我觉得不会是偶然,那就来聊聊这台车和对雷总的一些猜想:
1:现在小米SU7的订单和交付,包括进店都比较稳定,和之前比,热度都下来了比较多。有多地的小米的销售也和我说,期待官方能尽快有一些料出来,要不一线确实有冷淡的趋势。前一段小米SU7 Ultra在纽北的新闻出来,但显然这个离小米用户还是太远,只是自身研发实力的Flag,真正要让大家对小米量产车有兴趣的,还得是更亲民的版本。接下来新订单的交付周期都比较长了,确实需要新的信息增强大家继续等待的信心。
2:这次谍照车主要是在上海。这个符合小米汽车硬件的研发大多在上海的情况,主要是在上海浦东的区域,之前华为上海的对面。车辆还是重伪装,但图片角度都比较丰富,特别是正侧的谍照图,非常重要,可以看出整车的比例和姿态。
3:整台车的轿跑味道还是非常浓厚的,长前悬长L113的特征非常明显,B柱往后的空间并不充裕,后悬也比较短,整台车还是有明显的速度战斗感的。
4:大家容易联想到法拉利Purosangue,这也不怪大家,一台车一曝光的一瞬间,如果大家的联想都朝着一个方向,那说明确实有风格取向在的。这台车可以看出来,后排的空间应该还是够用的级别,头空会比SU7要好,但也不会是乐道那种完全家庭空间取向的车。
这台车的节奏我个人比较乐观,只要产能允许,今年年底曝光,明年一季度发布并开始交付也是可以期待的。
5:其实雷总在思考自己的前两台车的时候,应该是统一的思考:
大的原则,SU7和这台小米SUV应该是一致的,就是“守正出奇”。这两台车的开发周期也不是大家所想的前后交接班的模式,而是第二台车应该并没有比第一台车晚太多,虽然两台车的通用件不一定太多,但开发思路,总布置和整体的外形冻结,比例姿态等,应该都是在小米SU7卖爆前就定好了的,平台应该也是400+800的一个架构。
所以大家需要理解的是,雷总一定需要做一个高分的答卷,有把握的事情,开卖一天就卖光的事情他确实没想到,但确实也是朝着这个方向去的。中国普罗大众都能接受的一个轿车外观是什么样的?小米的答卷和最后的订单,加上小米用户的调研都证明了这一点,第二台车也会沿袭类似的思路。无论汽车媒体圈如何评论这个外观,但在消费者眼中,这就是一个漂亮的车,而且他们愿意为这个漂亮而买单。
6:行业里的争议,雷总何尝不知道。
李田原不想做一台大家完全看不出任何车影子的车?道理大家都懂,但能一把卖10多订单的商业逻辑,只有少数人才懂。
我个人估计,这台SUV出来,依然会有非常非常多的全行业第一,很多在SU7上的改进和迭代,小米华为们最擅长的就是这个。而商业上,依然会延续一开售就卖爆的情况,很多人以为第一台车消耗完米粉,第二台车小米就困难?这是一个误解。其实第一台车的非米粉比例就很高,特别是一些女性用户。
与其说小米的前两台车是消耗雷军这10多年积攒下的米粉,倒不如说这是雷军对中国汽车行业对用户需求的漠视的一种很粗暴的回击。到了第三台第四台车,你们肯定会看到更多的原创设计和技术,甚至小米风格的设计套路,也会有增程+纯电的产品丰富程度,到那个时候,雷军造车的全版图,才会向大家真正徐徐展开。
7:我反而觉得最近小米汽车软件上的OTA进度,比我想象中表现差。包括这一次比较拉垮的城市NOA的OTA大版本,新出行小米SU7社区的用户也在抱怨,一再推迟,包括车机的OTA进度,也不甚理想。软件本应该是小米的特质,更开放的态度和外界沟通,才能在软件上持续迭代,这一点蔚小理们已经驾熟就轻多了。
最后:
有时候刚入局者,确实有旁观者清的一些优势,但这些优势需要极强的落地执行能力。汽车行业在最近短短几年时间内,从一个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
从一个用户需求完全漠视的时代来到了一个人人皆可发声的时代;从一个海外有什么车我们就卖什么的时代走到一个中国有什么功能外资品牌就跟什么功能的时代。
积一勺以成江河,累微尘以崇峻极。
现在雷军小米的每一次产品和技术的讨论,每一次其他车企的拜访,每一次和媒体的交流,都会体现在未来的车型身上,以一个全行业消费品的思维造一个当年完全不面对消费者的汽车产品,这背后的思路值得很多还在跟风学直播学短视频的车企老板们多思量。(图2-3拉面师傅)
仿品永远是仿品
国产真正的王者
先是保时米,再来法拉米,后面是不是还有兰博米?玛莎米?
交付两万余,上险七千多,出险一千加…很稳腚!
我米威~武![抠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