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的《赠汪伦》是打油诗吗? 其实这首诗最妙的点,应该是隐藏在“忽”字里的。

聪谦看历史 2024-06-23 01:56:28

李白的《赠汪伦》是打油诗吗? 其实这首诗最妙的点,应该是隐藏在“忽”字里的。 李白这个人,他很“浮夸”,写诗经常夸大其词,过度比喻,把本来很寻常的东西,写得天花乱坠。特别是他的长诗,经常是天马行 空,“胡言乱语”,比如他把海拔几百米的天姥山吹成: 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 又把怀素的书法吹成: 墨池飞出北溟鱼,笔锋杀尽中山兔。 真真夸张至极。 不过李白写七言诗又不一样,他有一个套路,就是先朴实后夸张。先用极简极真诚的笔墨,写自己眼前的、真实的。后用极炫极华丽的修饰,写自己想到的、感受到的。真真假假,虚虚实实,像做彩画一般,让人在巨落差变化之中,体会到一种无以复加的诗意情感。 比如他写庐山瀑布,先说很简单的、不起眼的: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接着才笔力陡然一变,写: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又比如他写送孟浩然,先简单交代一下事情和时间: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然后立马用泼墨手法,写意境: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这是他写诗的套路之一,一半素简,一半华丽,诗句写出来冲击力非常强。 《赠汪伦》也是这种套路的代表作,李式风格非常明显。 在这首诗中,李白先抛出事件引子,讲明了写诗的缘由是“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之后赶紧笔力千变,用极度夸张的比喻,感慨朋友对自己深厚的友谊是“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他用这种先真后假的手法,强化情感的冲击,很容易让人觉得这种友情好像真的很深。 但是,套路只是套路,诗句真正的魅力,却又不是套路那么简单。 要把这种冲击力写好,难点恰恰是自然而然把最简最真的东西“还原”出来。 在大华丽大铺张的文采到来之前,把需要铺垫的景色、事件“如实交代”,好比做泼墨大画之前,先要找好最完整,最干净,最大尺的好白纸,这样才盛得下后面的绚烂。这才是李白写诗,最了不起的巧思,这样才能让整首诗浑然天成,气象万千。 就像正是因为“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非常真实,所以哪怕“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这么夸张,也一点不违和。 《赠汪伦》也是如此。为了写出汪伦对自己的友情,写出自己内心的冲击,李白也用了最简单真实的措辞,而这一切,就在“忽”字,或者说“忽闻”中。 可以猜测,“忽闻”的背后,是李白的“不辞而别”。 古人真正的送行,都是要劝酒,要折柳的。所以才有“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也有“年年柳色,灞陵伤别”。送朋友,一定是把仪式做足了,被送的人才会拱手告别。酒也喝了,客套话也讲了,一桩一桩结束了,才会上马上船。 但《赠汪伦》交代的前情是“李白乘舟将欲 行”,也就是说他已经上船了,人在船上,离了岸,就要出发了。 这个时候,他才“忽闻岸上踏歌声”。 忽字,说明在此之前,两人没有送行的礼仪。如果是礼仪做完了,正式告别了,汪伦依旧绵绵相送,李白一定不会说忽闻,而应该是类似“又闻”这样的措辞,体现汪伦依依不舍。 之所以是“忽闻”,是李白完全没想到这个时候汪伦竟然会来踏歌相送。 也就是说,李白没有跟汪伦辞别。他应该是赶了大早,匆匆离开。事实上这也很符合李白散漫不羁的性情,为了早上赶路,又不打扰汪伦,留下一封书信就偷偷离开。他是做得出来的。 可是汪伦在知道他已离开后,赶紧追了上来。在最后关头,终于追上了。 由于追得太急,一路匆匆,汪伦甚至没有送行的酒和酒器。所以他呢,就边唱边跳,喊住了李白,如此送行。 而船上的李白,眼见汪伦满头大汗,跳着走着拍着给自己送行,心生感动,不由地暗想“天地间能有什么明媚清澈的东西,可以比拟汪伦的这一腔热诚呢?” 他觉得没有什么可比,就把最明媚清澈的桃花潭水,浮夸万千,一举收尾,写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在这样强大的冲击中,让这份情谊千古流传。真实又浪漫,经久不息。

0 阅读:412
评论列表
  • 2024-06-23 02:31

    汪伦哥大赚

  • 2024-06-23 02:38

    王伦因为李白和梁山名传千古

  • 2024-06-26 22:26

    骗大家去庐山,结果就一个水龙头大小的瀑布